第135页

看到近前没有蒙古骑兵可以射杀了,孔沛也没闲着,干脆延伸射击,命令所有舰炮对准了还在城墙下面楞戳戳不知所措的蒙古步兵又发射了一轮。结果这轮射击杀伤力不佳,多一半炮弹没打到人,还有几发居然打到了城墙上,差点没把城墙打坏了。

没有杀伤力,但威慑力足够。残余的蒙古步兵立马就乱套了,一窝蜂似的向北面跑去,假如郢州城里的守军能趁势追杀出来,那必将是一场大胜,说不定还是歼灭战。只可惜守军也被火炮的声势吓坏了,没有及时追出来,当货船上的南宋兵将登陆之后,才反应了过来,一起追了下去。但已经晚了,蒙古军队来的快,跑得也快,只抓到了百十名迷路乱跑的溃兵,失去了一次大胜的机会。

别看这些南宋文人打仗不成,但是做起善后工作来却个顶个的厉害。一场意外的击溃战愣是让他们弄成了运筹帷幄、精心布置的歼灭战。那些被火炮打死的蒙古骑兵就是最有力的战利品,里面不光有真正的蒙古骑兵,还有他们的统帅、这支精锐部队的主官,塔思万户。他因为带着骑兵向孔沛的战舰发起了冲锋,头一个就当了冤死鬼,身体被舰炮打成了两段。好在他的盔甲和面容还都完整,郢州城的守军找来仵作,废了半天力气才把他的尸身缝好,立刻就派快马连同战报送往鄂州报喜去了。

“先生,他们谎报军情!战报我看了,说是歼灭敌人五千,文南在上面署了名,还让我签署,我拒绝了。”说到这个战报,孔沛很不满,倒不是因为战报里把他的舰队写成了配角,主要是内容离事实太远。这种战报送回后方不光没好处,还会给南宋政府造成困扰,搞不清敌人到底有多少。

“不管他们,你不签署就对了,咱们不是宋人,没必要去和他们抢功劳,就算你把窝阔台打死,也不可能在南宋当上大官的,毕竟咱们都是化外之人,不是他们那个集团的。这种好事儿能落到文南头上,罗有德也有份儿,唯独你我没份儿。老孔啊,你想要那份儿荣誉吗?”洪涛很理解孔沛的心情,谁冒着危险打了半天仗,最终变成了不太重要的配角,心里也不会舒服的。但这个思想工作必须做通,别说是孔沛去,就算自己亲自出马,照样抢不到这些功劳。其实这些功劳洪涛真看不上,抢来何用?难道说想让南宋朝廷封自己当异姓王?那不是扯淡嘛,瞎了心的人才会这样想。

“我只是不明白咱们为何而战……先生,单就军队战斗力来讲,南宋差蒙古很多,我们为什么非要帮助这个朝廷呢?”孔沛习惯性的看了看左右,确定是在洪涛的舰长室里之后,才小声的问出一直在他心底埋藏了很久的问题,为什么?

“嘿嘿嘿……老孔啊,问得好!我一直都在等着有人来问我这个问题,可惜没人问,今天既然你问出来了,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你听听对不对啊。”

“我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来帮大宋朝廷?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这个朝廷可以和咱们当好邻居,可以为咱们的子孙后代造福。大宋这个朝廷在军事上和你说的一样,一无是处。他们光琢磨着如何防止自己人造反了,把精力全用到了内斗上,遇上外敌往往是战败。但看待一个朝廷、一个国家,不能单看它能不能打仗,还得看一看它的全部,才能看清楚它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府,或者说它符合不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洪涛没被孔沛的问题吓到,更没发愁如何说服他,这个问题迟早会有人问,而且这个问题自己在金河湾董事会上也做了明确阐述,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金河湾以后的发展。

第178章 大汗之子

可能有些人,尤其是船上这些军官还不太了解自己的思路,没关系,有问题就问,自己可以给他们讲,同意不同意都没关系,交流嘛,总有一个过程。像孔沛这样就非常好,他可以抱着自己的疑问去坚决执行自己的命令,光是这一点,就证明他是个思想成熟的人,不光是人,还是人才。这样的人以后必将得到自己重用,自己就喜欢这种有个人思想、还有全局观念的人。

“你在蒙古国待过,他们其实有些地方更像金河湾,比如说扩张性和侵略性。都说同行是冤家,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好地方都让他们侵略了,咱们咋办?不过他们和金河湾在发展上有很大区别,金河湾只是利用奴隶解决生产力不足的问题,一旦生产力提高到了一定水平,就会取消奴隶制。但蒙古国不会,它就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上的国家,只有不断的征战,不断的掠夺其它国家的财富,才能让它生存下去。一旦停止了扩张的脚步,它自己就会快速衰弱、灭亡,原因很简单,它不会创造财富。你见过一个人一辈子全靠抢劫,最终抢出一个大家族来的吗?那根本不符合逻辑。他可以先靠抢劫筹集财物,然后去干正经买卖,最终成为传家之富,但抢一辈子、甚至两辈子,还能好好传下去的,我是没见过。”反正闲着也没事儿,离吃晚饭还有段时间,洪涛索性就和孔沛多聊聊,这个人平时不声不响,不太爱交流,现在正好是个机会来让他更能理解自己的思想。

“我也没见过……”孔沛是不爱说话,并不代表他脑子里不爱转动,听了洪涛的见解,他也点了点头,认同了。

“但大宋这个国家不同,它的朝廷在对内统治上比蒙古国温柔的多,假如不是连年征战,它还会做得更好,可惜老天爷没给它这个时间。老百姓图什么?不就是图个吃喝不愁、家族兴旺嘛。假如现在你带着一家人从海外回来,可以选择蒙古国或者大宋来安家,你选那边?”光讲解还不够,洪涛还得和孔沛互动,这样理解起来更具体。

“我当然想选大宋朝,但是我不看好它能挡住蒙古国的南下,所以我很可能会选蒙古国。”孔沛认真想了想,设身处地的衡量完利弊才回答了洪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