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户大人,还是老规矩,您这边的抽头已经送去府上了,徐家这两艘船是不是就可以放行啦?等船回来的时候,照例还有心意奉上。”今天又到了出货的日子,徐家的两艘海船已经装满硝石和硫磺,准备再去明州捞一把。一大早徐量植就带着两个儿子来到码头上,找到了看守狮子口的蒙军水师军官,商量着自己海船放行的事情。这个百户大人并不是蒙人,蒙人不善水战,这里的水师还是原来金国的水师,大部分都是北地汉人。他们都是世代从军,从祖辈就跟着辽国当差,金国胜了,换身衣服就是金国水师,蒙古人来了也照样,摇身一变又成了蒙古水师。
“徐老哥,不是兄弟多事,这些日子南边开战了,有些物品是不能南下的。上个月从登州来了一位蒙古千总,是特意来金州监督造船的,你船上的东西如果让他发现,不光你要砍头,我们兄弟也得跟着掉了吃饭的家伙啊!”汉人百户是个中年汉子,一脸的皮笑肉不笑,说得无比艰难,眼睛里面却含着另外的意思。
自从夏天蒙古大军开始攻打高丽以来,狮子口的来往船只就日渐稀少,如果不多要点好处,他们这些没什么油水的水师官兵就真该喝西北风去了。什么尼玛蒙古千户不千户的,他只是来金州督建船只,好像说是要从海上进攻高丽,因为高丽人前年把镇守高丽的蒙古将领杀死之后,连都城从松城(开城)迁到了江对面的江华岛去了,要是没有足够的船只,隔着两公里宽的汉江,陆军很难登陆。
“唉……大战一起,都难啊,这样吧,五匹江南锦缎,船回来的时候立刻送到府上去!”徐量植也是老江湖了,心里清楚这位百户是在借机勒索,可不给也不成啊,县官不如现管,要是闹到金州去,事情倒是能解决,可花费就更高了。好在明州收购硝石和硫磺的价格一直很高,这点耗费他还花得起,花钱买平安吧,当下一咬牙,又送出去五匹上好的南宋丝绸。
“哎,百户大人,您到是给个话儿啊……五匹锦缎啊,就算铺开也能盖住我徐家的两艘船了吧!”让徐量植意外的是,他这五匹锦缎居然没获得应有的反应,这下他有点上火了。徐家世代在金州经营,认识的官员可不止这么一个小小的百户,真要是被勒索急眼了,指不定谁掉脑袋呢!
第160章 都有传说了
“徐掌柜,帮我看看,那是不是帆?”汉人百户并不是贪得无厌,五匹锦缎的价格已经不错了,只是他没听见徐量植的话,他的注意力全被海面上一团白色的东西吸引住了。既然是水师,那有关水师的消息就少不了,前几年登州港被不知来路的海船焚毁之后,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金州,想瞒都瞒不住。登州和金州、狮子口历来有海船定期往来运送粮食,具体的情节都不用等军方通报,当时在登州港的船工就能绘声绘色的说上一个时辰。尤其是那些船只上高大的帆具最具特点,对水师官兵来讲,船上的特征记得当然最清楚。
“看着像,可是什么船会有如此高的桅杆呢?看样子应该还在十多里地之外,不会是云彩吧……”徐量植顺着汉人百户手指的方向看了看,也觉得是帆,不过如此远的距离上,假如船小,就不可能挂那么多帆,假如船大,就应该能看到船身了,怎么会光看到一片帆而不见船呢?
“见了鬼了!敌袭!敌袭!敲钟……”听了徐量植的话,汉人百户突然像被什么东西咬了屁股一样,原地就蹦了起来,大呼小叫着冲向了码头,一边跑还一边扯着嗓子玩命喊。
码上的人开始还有点发愣,但是随着警钟响起,大家都意识到了,这里要打仗,开始四处乱跑起来。开店的忙着关门闭户,搬货的扔下肩上的货物就找地方躲避,还有水师官兵从各处钻了出来,在长官的指挥下忙着从码头划小船去自己的水师营寨里准备迎敌,一时间乱成了一团。
“爹!我们的船还在码头上,货物全装好了,那些都是怕火的东西,怎么办?”徐量植的大儿子也慌了,打仗什么的和他没关系,如果不是船上有货物,他早就拉着老爹和弟弟上马往金州跑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水师呢,用不上他们这些商人。
“对啊,要不我们把船驶出去,往金州去吧!”一听哥哥的话,徐量植的二儿子也有了主意。
“来不及了……没想到咱们父子在海上混了大半辈子,真的能看到如此快的船!”说话间,海面上那片帆影下面已经露出了船体。徐量植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跑海路,不用任何仪器,光凭这双眼睛就能看出船只的大小、形状和速度,就远处海面上那几艘船来讲,大小是他从未见过的,速度更是极快。
“爹,那怎么办?”大儿子有点懵了,自己的老爹向来不是慢性子,怎么突然就絮叨起来了呢,都什么时候了,还有那个闲心去管别人的船快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