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这种鸟不会飞,和鸵鸟一样满地跑,不过它的个头太大了,足有一层楼高,刚看见的时候吓了洪涛一跳。好在洪涛一群人也吓了象鸟一跳,它迈开大步,几个跳跃就钻进了山林。其实就算它不跑,洪涛也不敢去抓它,谁知道它到底是吃素还是吃肉啊,虽然不会飞,但三米多高的个头冲过来,用树干粗的爪子抓谁一下谁受得了?

贼不走空的道理洪涛是懂的,不敢抓象鸟,那就拿体型更小的动物们撒撒气吧。比如说比手掌大一点的小猴子,应该叫狐猴吧,还有在树枝上努力变换身体颜色,想骗过洪涛这双小眼睛的变色龙。别看洪涛眼睛小,就是聚光,老远他就在望远镜里看到树枝上有个鬼头鬼脑的家伙,即使它躲在十多米高的树上,照样逃不过朗崖如猴子般灵巧的爬树功夫。不一会儿,这只雄性变色龙就只能蹲在洪涛的帽子上,畏畏缩缩的不知该进还是该退。洪涛走动的速度对它而言,简直是太快了,太刺激了,估计它都有点晕车了。

洪涛打算把这几只狐猴和变色龙带回金河湾去,帮助它们这些一辈子都无法离开岛屿的动物再找个新的家园。跟着它们一起搬家的还有五只陆龟,洪涛对于欺负这些没攻击力、没敏捷身材的动物毫无心理压力。什么尼玛外来物种侵略啊,老子现在就让世界动物大融合,不光要把非洲小动物带回亚洲去繁殖,等以后有功夫了,还要把非洲的大象、犀牛、长颈鹿、狮子全都弄回亚洲去,让它们在当地安家!

这算是洪涛的又一个恶趣,他想看看几百年之后,世界上那些动物学家到底该如何界定某种动物的原生地,顺便给达尔文同志制造一些困难,看看他还能写出进化论不。不光是要为难后世的动物学家,洪涛还有更操蛋的主意准备实行,他要在世界各地都埋上一大堆刻着现代汉字、英文、拉丁文的金属、陶瓷器皿,顺便再手绘几张太空船的画儿。等到了几百年之后,这些东西说不定就会被考古学家挖出来,然后他们就傻眼了!

物品都是十三世纪的,可是里面的内容都是现代的,还有火箭和登月飞船呢,这尼玛是外星人吧!

洪涛现在之所以没这么做,只是一直在纠结到底该不该在这些物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刻上吧,万一自己那些书籍没有流芳千古,这些器皿也会帮着自己被后人熟知的。可是万一自己的书籍流传千古了呢,再在这些埋藏了几百年的物品上发现自己的名字,会不会引起后人的误会,把自己当成外星人啊。

“姑丈……我也想要一个趴在您帽子上的东西,您就给我一个吧!”回到了船上,大多数水手对洪涛弄回来的这些小动物没啥太大兴趣,麦提尼倒是问了问狐猴能不能吃,味道如何,得到否定答案后也就不再关心它们了。唯有翁丫对洪涛脑袋上顶着的那只变色龙羡慕不已,她觉得如果自己脑袋上也顶一只,肯定非常气派。

“好吧,这只给你,你是女的,它是母的,正好!不许弄死啊,回去姑丈还有用呢。”洪涛算是坏到家了,连翁丫他也欺负,最终翁丫得到的是确实是一只变色龙,不过这只变色龙不像洪涛头上那只一样,可以变出很多种色彩来,因为它是只母的,颜色和树皮一样,顶多是变得深一些或者浅一些,趴在脑袋上如果不动的话,就像一坨粑粑。

至于翁丫乐不乐意,洪涛又告诉她了,这只变色龙年纪还小,需要养几年之后就能变色了,如果翁丫想有自己小宠物,那就得耐心养着,这样才能让它更熟悉主人。翁丫是不知道自己这位姑丈这么没人品,连小姑娘都骗,也觉得洪涛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金河号舰长的脑袋上就永远趴着一坨粑粑,她自己还挺美。

洪涛只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补给点工地待了两天多,当金河号的淡水补给全都补充完毕之后,金河号、广州号、海波号三艘船就离开补给点,继续南下了,剩下琼州和泉州号留在补给点继续建设。另外洪涛还交给两位留守的舰长一个任务,就是趁着这段时间,把马达加斯加岛周边海域的水文资料尽可能收集全。如果碰到有当地人的村寨,那就别客气了,人全抓到补给点工地上干活儿,村子全烧了,这座岛上不允许存在别的族群生活,它现在已经属于金河公司了。

第099章 桌山登陆

从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出发,到南纬二十五度线都属于东南信风带,对洪涛的舰队来说,风是由左舷吹过来的,侧风很有利船只航行。金河湾的战舰帆具虽然和欧洲风帆战舰样子差不多,但有一个很小的细节是不同的。金河湾的帆具都绷得特别紧,而且多了很多索具来把每面帆具都拉成了一个平面,这些索具洪涛叫做拉帆索。通过这个小小的改动,横帆战舰就变得更灵活了,可以利用侧风甚至前侧风来获得足够的推进力,尤其在顶风的时候,就算要走之字形航线,也不用把之字形画得太大,曲线更直,能省不少航程。

这种利用伯努利效应的帆型技术一直到十八世纪才被英国海军发现,他们把原本松松垮垮的帆布绷紧之后,同样的风力可以为帆船带来更大的推力,不仅船速可以增加一些,还更适合不同风向下的航行了,这也是英国海军崛起的一个秘诀。

当两千公里的信风带走完之后,舰队距离好望角差不多还有两千公里的距离,这时候就又进入南半球二十五度到三十五度的无风带里了,后世里的学名叫做副热带高气压带。不过这个无风带比赤道低气压带的无风带要好受多了,再加上南边的西风带在夏季的时候会北移五度左右,实际上在海面上靠钓鱼、玩牌熬日子的时间并不太多,一千公里只走了九天多就过去了,这也让洪涛长长吁了一口气。

非洲之角,历史上这里和德雷克海峡一样,也是个臭名卓著的海域,很多绕行此地的海船都在此折戟沉沙、饮恨终生。虽然按照纬度算,这里还没有真正进入狂暴西风带,但是从莫桑比克南下的温暖洋流和从南极洲北上的冰冷洋流正好在这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