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戊子年,绍定元年,绍定帝在位,叫什么咱也记不清,都是他赵家人就是了。”陈名恩喝了一大口酒,对这时的朝廷好像不太感冒。

“我听说咱宋国正和北边打仗,现在的国都还是东京吗?”洪涛对绍定这个年号一无所知,绍定帝是谁,绍定元年又是哪一年也是推算不出来。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历史时间,只知道南宋是12世纪初开始的,所以还得问一问。

“那都是百年前的事情了,我的祖上就是当年为了躲避金人一路驾舟南下的,和你一样,打算贩卖货物维持生计。但这里的土人不接纳外乡人,话语又不通,无奈之下只得入了疍家,靠大海为生。”陈名恩不光给了洪涛一个模糊的回答,还说出了他的家世,一脸的愁苦,仰脖干了一碗酒。

“哦……”洪涛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能是闷头不说话,同时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南宋建国百多年,那就该是13世纪初了,离南宋被蒙古人灭亡还有多久呢?这还得算一算。明朝建立应该是在14世纪中叶,元朝只有90多年,这些历史知识洪涛还勉强想的起来。那么做个简单的减法,结果让洪涛也有点郁闷了,好像离崖山之难也没几十年了,看来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不太安稳的年代,想混一辈子终老估计够呛。

“不怕北人!他们很远,我们有船,只要有海,就可以活!”看到洪涛也闷了头,泊小二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拍了拍船板,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一个词儿一个词儿的鼓励着洪涛。

“二哥说得对,大海就是我们的家,谁也占不了它,来,我也敬大家一碗,感谢大家收留我这个外乡人。”洪涛想一想,也是,谁尼玛当皇帝,和自己有半毛钱关系啊,按照自己这点历史知识储备量和性格讲,要真是给扔到临安去,恐怕活不了几天就得被官府抓起来当了细作。

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穿着打扮、一举一动都和别人不一样啊!这玩意短时间内改不过来,甚至一辈子都改不过来。如今误打误撞到疍家族群里,反倒是个好事情,至少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和他们太不相同,而把自己弄死,这就是个很值得庆祝的事情,不管那个酒难喝不难喝了,来一碗吧!

“小哥,你虽然是个外乡人,但咱陈名恩、咱疍家人不哄骗你。原本是想让你进了咱的连排船,做咱个后辈的,可是你读过书,入了疍家就不能上岸谋生了,更断了你的功名,让你愧对祖宗。咱想了想,这件事儿还是不作为好,明日等我亲家过来,咱们给你凑上盘缠,你还是去泉州看看,如果有去往南洋的大海船,你可以跟着他们回去。”大家的情绪刚调整过来,陈名恩又说话了。

原本洪涛对这个陈名恩很痛快的收留自己就有点疑问,疍家人是社会底层,很多工作都不能做,连学堂都不让进,这是历代政府为了防止他们不受控制的一种手段,洪涛很清楚,后世里疍家的博物馆里也有这些介绍。但是这个陈名恩当时并没和自己说这些,他很可能就是为了占自己便宜,看上自己这个高高大大的身子骨能干活了。谁家来一个壮劳力,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谁不高兴啊,而且这个壮劳力只需要管饭还不要工钱,比尼玛雇长工还省心。

第006章 我会啥?

不过洪涛也没在意,他本身也是要利用这些疍家人先站稳脚跟,互相利用嘛,否则人家凭什么给你饭吃,给你睡觉的地方。按照洪涛的计划,他先找到一个安身之地,弄清楚时代,想明白自己以后的发展路线,然后就和这些疍家人拜拜了,自己该干嘛干嘛去,他们还能扣住自己不成?就他们那个小身子骨,自己一个人能打趴下4、5个,真要跑起来,谁追的上自己?一个营养充足的现代人,还是个准职业运动员,和古人比全面身体素质,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白给。

可是陈名恩的这番话,让洪涛很意外,也很感动。他不光不打算占自己便宜,还要借钱给自己,让自己返回家乡。按照他们这个经济水平,估计这笔钱也不是轻易能拿出来的,对一个只相处了几个小时的外乡人,就能倾囊所有,好人啊!而且洪涛回个屁的家乡,就算家乡真在澳洲,他也回不去啊。照目前这个航海水平,从中国南海去东南亚都是拿命在搏,再从东南亚去澳洲,给多少钱洪涛也不去,纯嘬死!

“陈老伯……我们那边就是这样称呼和父亲一辈之人的,莫见怪。我不想回家乡了,我怕再碰上海难,家乡也没有人了,我是用父母留给我的家产购置的货物,连房子和地都卖了,再回去我只能要饭。我还是想留在这里打渔,别的也不太会干,打渔我从小就会。读书认字在我们那边不稀奇,我还可以教他们认字,算算术,不收钱,管饭就可以,如何?”没别的,洪涛对待好人从来都是瞎话,不说不成啊,有时候说实话比骂人还可恶。

“你真想好了?我收你为干子,一旦成了礼,那你就是疍家人啦!”陈名恩没想到和洪涛说了结果,洪涛还是愿意留在这里。对一个读过书的人来说,当疍家人还不如要饭呢,在社会地位上,要饭的还能有翻身那一天,疍家人永远不可能。

“干子就是干儿子吧?”洪涛没想到这个陈名恩要认自己为干亲,后世里什么干爹干妈有点骂人的意思,但是在解放前,认干亲还是很严肃的,干儿子和亲儿子除了继承权方面有点差别之外,意思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