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急眼了的美国佬就直接制造了几个大型人工浮岛,然后用拖船拖带,在舰队护送下,到了这里。然后把浮岛坐底。另一方面,就是征用了大量的民用商船,从巴西运来土石,硬是用填海的办法扩大岛屿面积。就这样,他们就把这个小小的礁盘硬生生的堆成了一个大型机场。
在北极圈的高寒带地区修建大型机场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但这些困难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事,在他们不惜工本的投入下,很快就完成了这几处大型中转机场的建设。于是大批的美国飞机,开始加入不列颠和非洲的战斗。
飞机数量不足的问题解决后,美英就开始全力轰炸德国、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城市。但是德国拥有大批的喷气式战斗机,还有各种防空导弹,因此英美的空袭战果有限,而损失却非常惨重。但美英的飞机多,总有漏网之鱼成功突破封锁网,对德国和东非的城市、工厂和各种设施进行了战略轰炸。
南非那边也同样如此,不过美国不敢去炸日本本土,只能对国境线之外的目标和补给线动手,尽管也损失了很多物资和人员。但因为被攻击的只是前线基地,因此生产力不会有损失。而德国的损伤虽然比较小,但多半都是本土城市,多少还是有生产力的损失。于是德国就开始进行战略转移,把一些容易成为目标的工厂逐渐搬迁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
然而不管是原时空或是本位面,不管是日本的北一辉或是德国的希特勒,都没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逼迫美国投降。他们的要求不过是希望和美国体面的停战,保持住现有地盘而已。问题是美国人根本不打算和他们停战。前期也许是因为军火财阀的需要,或者政府大佬的固执与偏见,但是到了后期,美国人已经投入得太多,没有停战的余地了。因此德日连这一点目的也达不到。为此德日只能努力寻找能够逼迫美国停战的方法,否则这样损耗下去,德国与日本都吃不消的。
大家都知道,要让一个国家打不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们造成足够多的损失,当损失达到一定程度,这个国家撑不下去了,那就自然会停战的。但是现在德日都无法攻击到美国的本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美国佬安安全全,不受影响的爆产能。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德国和日本现在都有远程战略轰炸机,特别是德国,他们的ju-233可以从柏林起飞轰炸华盛顿,现在拿下了亚速尔群岛,建立起前进机场之后,就更是没有问题了,就连更小的ju-200、do-155都能轰炸到美国。
但是这里面却有个问题,德国人没有能够为它们护航的战斗机。没人比德国人更清楚,缺乏护航的轰炸机面对大量拦截机,特别是面对喷气机时会有什么样的凄惨下场。
德国在火箭方面的天赋一向不错,除了轰炸机之后,他们现在也开发了s-7远程洲际导弹,射程达到了7000公里,也能直接打击美国本土。但是这玩意儿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一枚就要几百万马克呢,还只能携带最多一吨重的弹头,而且命中率还比较感人,如果打这么远的目标,或许会有十几公里的误差。
德国人又不是傻子,像这么低的性价比的手段他们自然不干,花上几百万马克,或者说花上一架洲际重轰炸机的价钱去扔一枚1000公斤的炸弹?而且这枚炸弹能击中什么还得看信仰。这种蠢事,小胡子是不会干的。
最后德国人被逼出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也很现实,他们从潜艇上发射导弹了!
德国人在30年代就得到了中国的海牛级运输潜艇的技术,他们在这种集装箱运输潜艇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自己的u-12型大型运输潜艇,用来当奶妈,给狼群们补血用。现在他们在这款运输潜艇的基础上改装了一款导弹潜艇出来。
当然,这不是中国现在的那种导弹潜艇,他们这款u-22型没有水下发射的能力,是在货舱里装了四个液压举升的导弹发射柜,可以在液压举升臂的作用下,举升到45度斜角向艇身后方发射。
德国人为此专门开发出了两款导弹,一种是v-6巡航导弹,一种是s-9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因为引进了近期从中国得到的技术,其性能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的东西。导弹发射柜也被他们做成了模块化,每个导弹发射柜可以有8-16个发射管,这样的一条潜艇,一次可以发射32-64枚导弹。
这两种都是短程导弹,射程只有300-1000公里,造价便宜多了。特别是v-6巡航导弹,一枚才几千马克,可以携带500-1000公斤弹头,打击300-600公里的目标,因此可以大量制造。这些导弹以间隔5秒间隔一发的速度发射,总计64枚飞弹可以在浮上水面后的5分钟内全部发射完毕。然后潜艇收好导弹发射柜,下潜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