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雨林的热带气候,甚至并不比青藏地区的高原气候好多少。恰好他出兵时又是雨季,雨季加上雨林时的疟疾等疫病,还有东吁人意外的拉起的那个中南反汉同盟,都让郑芝龙进展不利。
因为雨季和疫病及东吁人的反抗袭扰,大汉的火炮和火铳,在那里似乎有些难以发挥,尤其是先前朝廷错误的估计了东南的反抗实力,导致郑芝龙兵力不足,难以展开大规模的扫荡进攻。
到如今,郑芝龙损失了超过一万人,虽然真正的帝国陆军损失只有不到三千,还多是疫病感染而死,其余的多是些大理、老挝等地的土著民兵。但这个损失,也让朝廷大为震惊。
大汉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伤亡。
不管是在辽东与女真较量,还是在草原征讨蒙古,甚至是东征日本,云贵平乱,都不曾有过这样的大的伤亡。
因为此事,朝廷里甚至有不少言官都弹劾郑芝龙,要罢免他的中南总督兼征南大将军之职。
袁继咸等总理参政们,甚至觉得西南瘴厉之地,运输补给也困难,距离大汉天高地远,实在没有必要去征讨,甚至有人觉得应当停止对东吁国的征讨,只要维持住现在的中南云南、大理、老挝三省的现在控制疆界就可以了。
可皇帝刚征服日本,就已经不与总理参政们商议,直接就任命征倭大将军、右枢密使刘允升改任南洋总督。
帝国在南洋目前还只有新加坡一个小岛,刘允升任南洋总督,堂堂枢密使去一个小岛上做总督,这用意不是很明显吗。
尤其是帝国对海军各舰队的重新布置调整,帝国海军已经开始部署多支舰队到南洋去,更加证明他们的猜测。
皇帝非但没有收兵之意,还打算全面扩大在南洋的战事,这是准备要连南越、南掌、东吁等国一起收拾的态势,甚至准备搞大包围战略,海军配合陆军,要抄东吁的后院啊。
许多大臣都认为皇帝有些过于好战了,打个东吁就已经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了,现在居然要连南越等国一起打,这万里之远的瘴厉之地,实在没什么好打的啊,当年秦汉之时拥有南越,不也先后失去了吗,明也曾收复过南越,但后来也撤出了。那些地方,太遥远了。
刘钧对这种言论早有所闻,他也丝毫没打算理睬。
“太师可知,南洋上西夷诸国,目前正在谋划着出兵犯我大汉?意欲夺我大汉南洋之领土,封锁我大汉海上贸易之商船?”
“真有此事?这些西夷莫不是犯了失心疯,他们如何敢尔?”袁继咸极为惊讶。
“利益驱使之下,没有什么是不敢的。”刘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