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

“学生正要报告老师,锦衣卫刚刚得到情报,吴三桂和祖大寿已经倒向了清虏。”

“倒向清虏?”刘钧眉头皱了皱,眼下吴三桂和清军联合,早已经倒向清军了啊。

“他们正式降清了。”

“这个消息证实了?”

“还没有完全确认,但已经有好几个情报来源确认过这条消息。”罗平安道,“吴三桂自反叛之后,虽与清军联合,向他们借得粮草,但一路行军而来,缺粮少械,士气低糜,不断有士兵逃亡。到达滦河附近,便再无粮草可继续前进,十万人马也少了四万余。”

“冯元飙虽前往招降,给出了极好的待遇条件,相当于许他们割据辽西。可郡王提出的朝廷不给辽军一粮一饷,使得吴三桂根本无法接受冯的条件。”

刘钧冷笑了一声,这也算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综合实力。吴三桂现在空有十万之兵,但他控制的那些地方在一年前,本就已经是被清军攻占过的,尤其是这些地方还是多年来明清双方不停角斗解夺激烈的地带,现在根本没有剩下几个老百姓。

夹在明清双方之间,光有这点兵马有什么用。

当刘钧来一个弃守辽西,退守关宁和燕北防线后,吴三桂就直接懵逼了。

就算朝廷给吴三桂封王,可只要刘钧坚决不同意朝廷给吴三桂发饷,不许大明百姓、商人越过女儿河,吴三桂就得坐以待毙。

“清虏给吴三桂什么条件?”

“据说多尔衮已经让清廷小皇帝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封祖大寿为靖南王。还特别把吴三桂的广宁军编为正绿旗,祖大寿的锦州军编为镶绿旗。这两旗待遇极高,与满八旗相当,比蒙汉八旗地位高。广宁、锦州之地尽划归两旗,两旗有自己的地盘,他们的身份是旗丁。”

刘钧再笑,原来孔有德等人是镶黑旗,如今又来了个两绿旗,清虏倒也会玩。所谓比汉八旗地位高,再也他也不会是满八旗。至于地盘之类的,本来就是吴三桂他们占据的明军疆土。

“如此说来,多尔衮定是愿意向吴三桂和祖大寿的两绿旗提供粮饷了?”

“是的,吴三桂和祖大寿的两绿旗,各编了一百个牛录。现在他们的粮草,全由清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