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瞧了他一眼,高喊,“大捷,辽河大捷,楚国公辽河大捷,歼灭鞑虏五千,斩杀鞑子皇帝黄台吉,斩三贝勒二固山三大学士,攻夺辽阳城!”
田四听了,一脸的震惊,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这时那九头鸟骑士已经驰入城中了。田四看着那骑士背影远去了,才终于回过神来,他看了眼同样还在震惊中的手下,大声喊道,“还在愣什么,没听到吗,楚国公斩杀鞑子皇帝,夺取辽阳城了,快,立即大声的宣扬起来。”说完,他转身就跑。
“大人,你去哪?”
“我要立即去通知金吾大帅。”
金吾大帅自然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刘侨了,薛义听了这话,点了点头,终于明白传言不虚,看来田四果然和楚国公有关系,起码和刘金吾有关。
第三百六十六章 崇祯快要受不了了
乾清殿里,崇祯正与内阁和九卿议事,商议如何挽救关外的危局。崇祯的意思是议和,松锦大败,大明在关外损失了十二万大军,山海关外八百里辽西,更只剩下了一座宁远孤城。
崇祯现在晚上根本睡不着觉,睡不了多久就会做恶梦,梦到清军攻破了宁远山海关,又一次杀到了北京城下。
一想到,清军可能又会如崇祯二年一样的兵临城下,还可能如去年冬天一样攻入关内,劫掠河北山东,崇祯就越发的不安。
尤其是现在洪承畴、孙传庭都被俘虏了,连王廷臣、曹变蛟、杨国柱这等号称知兵能战的猛将都成了阶下囚,吴三桂、祖大寿、秦良玉这样的大将也都一败再败,崇祯都不知道还有谁能挡住鞑子的进攻。
鞑子真要再次兵临北京城下,崇祯都不知道还有何人可用。
现在唯一可用的也就只剩下一个楚国公朱慈烨,可越是因此,崇祯越发不敢把这唯一的筹码再轻易的扔上赌桌。
朝廷重臣中,兵部尚书陈新甲是支持议和的,陈新甲做为兵部尚书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能挡住清军,便只能寄希望于议和。内阁里,周延儒也愿意议和,但这个老狐狸却不肯明确表态。
崇祯知道,周延儒是因为吴甡反对议和,因此也就不肯出这个头。
吴甡坚决反对议和,认为要跟鞑子战到底。崇祯问他怎么个战法,吴甡的办法就是立即放弃辽东之地,把楚国公调回关宁主持防守大局,然后以辽东撤回的精锐,和南方训练的新军,夺回辽西。
对于这样的方案,崇祯相当失望。倒不是崇祯舍不得放弃辽东,而是他觉得远水解不了近渴。辽海已经封冻,中原的援辽兵马甚至都没来的及赶到辽东,现在朱慈烨的几万人成了一支孤军,孤悬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