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阵两侧的数百步外的土山后,一门门火炮被推了出来,一队队步兵也掀去了身上的杂草伪装,从地上爬了起来。
清军骑兵还在呼啸着,呐喊着,疯狂的向着吴三桂冲去。
就在这时,两侧的大小数十门火炮终于轰响了。
红夷炮、将军炮、佛郎机炮,甚至是臼炮、虎蹲炮、灭虏炮,吴三桂把能带来的炮,差不多都拉过来了。
虽然各式炮很杂乱,可百炮齐呜的声势还是极其壮观的。一枚枚炮子带着尖历的啸声从清军冲锋阵列的两侧向着密集的队形射去。
宁远镇本来就有不少的火炮,其中红夷炮也有不少,佛朗机等更不在少数。上次又从刘钧那里购入了一大批楚军淘汰的火炮。
这些火炮在楚军中早已是淘汰的火器,可放在这里,依然威势不小。特别是当清军完全没有发现这些火炮阵地的时候,当他们冲锋向吴三桂的骑兵时,两翼便被暴露在这些大小火炮之下。
一门门火炮在喷射火焰,发射炮弹。
炮火轰鸣,清军骑兵大意之下,再次遭受重创。
不时的骑兵中弹倒下,有人连人带马一起被轰中击倒,有的直接被大铁球击中从马上被抛了出去,鲜血洒成一片片血雨,人仰马翻。
不过这些炮终究不如楚军的新式炮火,宁远镇的炮手也不如楚军的炮手,他们许多火炮射程太短,而且他们习惯使用散弹,这更降低了射程,减弱了威力。而且他们装填的速度也不快,就算是佛朗机这样的后装炮,也打的很慢。
第一轮炮击过后,后面的炮火就开始减弱了许多。
而清军骑兵悍不畏死,这轮炮击虽然死了不少人,可他们依然在继续冲击。而且这些人反应极快,很快三股向前冲锋的骑兵就已经默契的做出了变阵,济尔哈朗继续率部前冲,多铎和阿达礼则各率本部杀向两翼的炮兵。
面对着数量远超于已的明军伏兵,这些清军毫不畏惧。
“火铳手准备!”
因为宁远的火炮多用散弹,因此火炮都置于阵前。当敌人冲锋过来时,火铳手开始位于火炮阵地后面布置,在火炮的和铳兵的两侧,则是普通步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