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铸银币其实最关键的不是铸币,也不是成色几何,而是如何维持银币的信用。也只有当刘钧建立了银行,各地遍布网点柜台,承诺随时能把银元再拿回来兑换,这才能把只含银百分之八十八的银元推出去的原因。

换成是朝廷,铸造发行这种成色只有八成多的银币,只怕根本没人愿意使用。大家会认为朝廷在变相的抢钱,就如比宝钞一样。

“再铸点铜元。”刘钧又提出了一个让陆维章很震惊的决定。

反正朝廷已经许可他铸币,他也交了承包税,那自然就得好好利用。铜元这东西,比银元应用更广泛,毕竟就算是一角的银元,那也银五分银子,五分银子当有些天两天的工资了,能买几斤肉了。

不过刘钧不打算铸原来的那种制钱。

他打算铸的是银币的铜辅币,以面值计值而不按重量来算。

“铜币不要外圆内方,按银币样式铸造,以铜铅锡铸造,铸三等,五文、两文和一文式样,一块银元兑一百铜元,一角银元换十铜元。紫铜九五铅锡五比例铸造,大小比照银元各等略小。”

这样的铸铜钱方式也是陆维章从没听说过的,不要孔有铜钱,而且不是一两银换一千,居然是一元换一百。

第三百零八章 跟风

如今的铜钱,就算是最好的金背铜钱,都只能一千五换一两银,普通的都已经是三千甚至五千换一两银,还基本上没多少人愿意要,铜钱私铸厉害,假的惊人,含铜极低,还薄。

如果按一两银换一千五金背铜钱来算,一两银值二百文铜元,一文铜元已经值七枚半铜钱了。而两文、五文的铜元也仅只比一文的铜元大一些而已,并没有两倍五倍重。

四十枚五文铜元就值一两银,能兑一千五百枚金背铜钱,一枚当三十七枚半。

他突然想到,这不就是历朝经常发行的当十当二十铜钱?

“这样也能行?百姓能接受?”

“当然行,只要这铜钱能随时再按一银元换一百铜元兑换,就可以。”

陆维章可以想象到,这种新铜元如果能推行,那利润会有多大。毕竟寻常流通,这种小额的铜钱使用量极大。一年就算是铸上成千万上亿枚都有需求,有多少都行。但这样当十当二十甚至当三四十,百姓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