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野战利器,有了榴霰弹配上加榴炮,战争的形势都将改变,而且不会比加农炮的出现让世界震惊小。
抚摸着青铜炮身,安德森抬着看了一眼还在加速的清军骑兵。冷哼了一声,今天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炮兵,从今天起,炮兵将崛起。
“若不是加农炮的膛压太高,空心的爆炸弹难以承受,用加农炮发射榴霰弹,那才将是所有人的恶梦,可惜,暂时只能铸这种加农榴弹炮了。”
这门三十二磅加榴炮,炮管折合成明斤只有约两千二百斤重,加上炮架连上前拖车和炮弹,都不会超过四千斤。
拥有八名炮手的加榴炮,并没花费炮手多少力气就推到指定位置,例行检查过后,炮手们开始装填。
安德森对自己的炮连管理很严格,他不但要求每个炮手熟悉自己的岗位,还要求他们也得熟悉其它炮手的位置,按他的说话。一组训练有素的炮手,就算在战斗时只剩下了两个人,也依然能够让火炮继续射击。
当年他在瑞典军中时,有一次战斗中他们一个炮组就只剩下了他和另一名炮手,可依然战斗到最后,让火炮继续射击。
做为炮兵连长,安德森有一个望远镜,他举着望远镜观察,等清军骑兵已经驰近后,他向担任炮长的伍德下达了命令。
“十二磅野战炮,装填实心弹,目标距离两千码!”
站在装载弹药箱车旁的炮手不需要去看贴在车上的表格,也知道这个距离需要的射角。
但是他还是看了一眼确认后喊道,“射角十度!”
得到回答的伍德立即把象限仪插进炮口,指挥着站在炮尾左右两侧的两名炮手把火炮调整到正确的角度,然后抬动炮架尾部的手杆来对准射击方向。
与此同时,其它几名炮手则开始炮弹搬运到火炮前,由另一名炮手将带炮弹装入炮管之中。
继续数道准备程序后,安德森下达了发射的命令。
所有人都退到火炮的侧面,轰的一声巨响,火炮被一团巨大的火烟所笼罩,接着被巨大的后坐力推动着的火炮向后方窜了足有一丈多远。
十二磅短加农野战炮的炮弹初速很快,但安德森依然用眼睛捕捉到这枚炮弹的飞行轨迹。炮弹带着一股淡淡的白烟,划着一道弧形射向了一千码外的骑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