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练兵实纪中也将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列为最基础的训练要求。在冷兵器的时候,力气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条件。没有力气,哪抡的动大刀,开的动弓箭。没有力气,哪能背着刀枪粮食铠甲转进追敌。甚至在这个时代,后勤支援往往极不给力,而且敌人也最喜欢断粮道这样的打击方式,这就导致大军行进时得带着足够的粮草辎重,而如果马匹车辆不足,甚至是道路不堪,就往往需要士兵来负担。

早上的长跑过后,上午是步伐与队列的训练,然后下午开始进行兵器的练习。

兵器练习按照各自在队中的位置,鸟铳手练鸟铳和大刀,弓刀手练弓射和大刀,而钩枪手练钩枪和火箭,队总则刀枪箭都要练,火兵练的是棍与刀。

不过一开始刘钧并不让他们直接拿真刀真枪练,而是制作了一批木制的刀枪,让他们拿着操练。弓箭手们拿到的是纯粹练力的练弓,一次次的开那硬弓,练习臂力。鸟枪手们则端着鸟枪练各种姿势,刘钧甚至给他们的枪口拿绳子吊了一块砖头。

总之用刘钧对李春江说过的话来说,那就是,先得让他们把自己的武器真正的熟悉了,然后才开始真正的实兵练习。

到了每天傍晚的时候,还有一个训练科目,那就是骑马。不过也是一样,没有真正的马给他们拿来训练。而是弄了十几匹的木头马放在操场上,让乡勇们拿这木马来练习上下马,已经骑马的姿势等。只要在木马练习上达标,才有资格骑真正的战马训练。

毕竟战马只有一百二十匹,一人只有一匹,那么精贵的马不能拿来糟蹋,好钢得用在钢刃上。

诸种兵器中最难练的也就是鸟铳了。

比起弓箭来,鸟铳起手可以说是最容易的。不需要太多的技巧,随便一个普通人教两遍也就差不多能开枪了。可鸟铳上手容易,精起来却最难。

弓箭这种东西学起来难,但只要一定时间却也能练出本领来。甚至民间有不少的猎手,本就会用弓,哪怕他们的弓只是普通的猎弓,但给他们一把小梢,他们一样能很快掌握其中的区别,把自己的射箭本领发挥出来。

而鸟铳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开枪容易,可要打中就难了。鸟铳是一种相对来说在明末时期还算精确的火器,一个优秀的鸟铳手能在八十步外击中目标,而八十步外的目标就算身披两层湿毯,只要被击中,不死也要重伤。

但是,拥有如此远的射程的先进火器,却很难精通。绝大多数士兵对火器有种排斥感,他们害怕火器巨大的声响,烟雾,怕火器炸膛,同时鸟铳发射一发,装填有十几个步骤,相当的麻烦复杂,在战场上,许多铳手一紧张,有时就会出错,不是漏了一步,就是重复了动作。

有些人往枪里装了好几个铅弹,有些人甚至捅条都不记得取出来,或者火药放多了,放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也大多是因为朝廷腐败,导致那些工匠偷工减料,原本一根枪管能发射几百发,结果最后只能发射个几十回,甚至二三十发就废了,有些铳管太薄,如果照标准装药,一不小心就会炸膛。

加上铅弹和火药等往往不合格,导致最后鸟铳根本不可靠。这也是为什么北方的边军,宁愿用更加古老的火门枪三眼铳,也不愿用先进的火绳枪鸟铳的原因。

现在刘钧就是要让他的鸟铳手们克服这些恐惧,首先就得让他们先熟悉鸟铳,把一个个装填发射的动作分解,让他们反复的记牢记熟,然后再练习真枪,进行实弹射击,那个时候,大家就不再会盲目的畏惧鸟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