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现在,在这个华夏最大的公开论坛的学生区,飘在首页的有关谢颜的帖子就不止这一个。
“《华法大学考研二战结束,拜谢颜,建校大佬保佑成功上岸。》”
“《李涛,法律史中关于司法现代化的那二十分占比,是不是只学谢颜相关就能拿十七八分?》”
“《出二手书回血,民声出版社《谢颜回忆录》五十周年精装纪念版,保证正版,里面附赠谢如琢老先生的亲笔追忆信,五百包邮可以砍价。》”
……
红梅轻斜,月挂中天,烛灯点点映雪明。京城谢园,偌大的院子内里早就换上了钢化玻璃、电器和自来水,外表仍保留了百年前的模样,仿佛改换名字后的第一任主人昨日还在梅下举杯饮酒,笑看细雪纷纷。
冬夜很长,临近除夕,住在谢园里学戏的徒弟们大多回家了,房檐下的红灯笼孤零零亮起了很久,窗外不时能听到细碎的落雪之音。
半躺在榻上的人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眼睛没从手机屏幕上移开。
窗外的雪光和手机屏幕的亮光勉强照亮他的身形,青年看上去只有二十出头,细眉凤眼,挺鼻朱唇,眼角自带一抹天然的红晕,左耳上的单边耳坠顺着脖颈埋入衣领,几乎称得上男生女相。
这样的长相无疑极具冲击力和攻击性,但青年此时懒懒半卧在坐塌上,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机,倒是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容貌带来的感官,与周围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