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顺先生笑了笑,“既然是人造的东西,肯定有学习的方法,洋人学得会,我们为什么学不会呢?”

“可是……”那人的脑子成了一团浆糊,“可是我听说,这些东西,只有洋人才能学会,我们天生学不会……”

“谁说的,我们不仅学得会,还要比他们学得更好。”不等顺先生开口,剧院里一些留过洋的学生坐不住了。

柳掌柜安排好的伙计黑子十分机灵,选了一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正在和周围人解释的青年学生,递上了一把系着红绳的电喇叭。

“这是?”

“现者先生的意思,今日在剧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有可能是说书人。您若有想说的话,不防用电喇叭让大家都听到。”

青年学生之前就在推测现者先生的意图,看到准备好的喇叭,心中的猜想顿时明确了几分。既然如此,他也没有推脱,拱了拱手接过喇叭。

“大家好,我是一名去国外留学过的学生,关于方才顺先生说的学习洋人本领一事,我有几句话想说,大家不用知道我的名字,只要知道我是一名华夏人就好。”

顺先生就着喇叭敲了一下醒木,“书到这里,要换人讲一段了。”

顺先生和现者剧院的操作称得上惊世骇俗,没人听说过节目表演到一半,突然请一位观众继续说的。不过,出于对留学生的好奇,也出于对现者这个名字的信任与期待,观众们并没有抗议。

虽然从清政府时,华夏就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但是留学生并没有真正走入大众视野,除了留学生本人或者与留学生交情匪浅的进步人士,大多数人只知道留学生身上镀了层金,却不知道他们出国到底学了些什么,有什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