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页

是啊,他们在西北共事那么多年,争斗了那么多年,可从来都没有正面比拼过,哪怕在战场上,也是各自领兵,他没有见过种师道身先士卒拼死厮杀,种师道也没见过他童贯亲身上阵。

种师道何尝不知道童贯的想法,他走到了童贯的身边来,嘴唇翕动了许久,终究还是从怀里掏出一个旧旧的军牌来。

那木质的军牌已经被磨得极其平滑,上头的名字都已经无法看清,边角都已经圆润,显然一直被他随身带着。

种师道从来都不是个多话的人,他第一次说这么多话,讲了一个故事,对象却是曾经最不屑于与之讲话的童贯。

“这是我的第一个兵,很内敛的一个人,在凤翔府读书,家里头的人都死光了,才跟了我,自打入了营,从未说过一句话。”

“他不懂武,日夜练着,也没比别人更强,身子骨不行,读书时候多病,家里有钱的时候又总到窑子里耍,身子早就掏空了。”

“不过他打架很拼命,跟自家人打如此,跟西夏人打也如此,身上的伤疤多到数不过来。”

“再后来,也就跟其他人一般,在战场上死了,没闭眼,最后一口气一直不肯咽下,就想问我一句,将军,我算个爷儿们了吗?”

说到此处,种师道有些哽咽,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上,捏着军牌的手已经开始颤抖。

童贯皱着眉头,似乎听懂了,但还不是完全懂。

种师道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当时对他说,文忠,从你脱下襴衫,提起铁刀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个爷儿们了。”

种师道微微昂头,仿佛又看到那个肤色黑了,但一双桃花眸子仍旧带着书卷气的小子,仿佛又想起了他临死前那句谢谢。

有勇气提起刀,你就是个男人,对宋文忠如此,对提着铁刀长枪二十余载的童贯,何尝不是如此?

种师道用一个故事,回答了童贯那没有问出口的问题。

沉默。

过得许久,童贯似乎全懂了,他哼哼冷笑了两声,而后将长弓塞到种师道的手中,故作洒脱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