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们而言,能够拿下大同府以及辽国西北的疆域,又没经历什么大战,根本就是捡了个大便宜,无论李乾顺还是李良辅,睡觉都要笑出声来了。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四方人马陷入了诡异的平静,北方大地竟然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无论是蠢蠢欲动的党项人,还是抓紧时间舔舐伤口的女真,亦或是加速恢复国力,四处寻求支援的后辽,都默契十足地选择了蛰伏壮大。
而大定府的童贯,终于收到了汴京城的命令,结果并没有太过出乎意料。
大军仍旧留守各地,朝廷会派遣文官接管,开始对这些地方展开巩固和治理。
也就是说,大焱终究还是忍不住诱惑,接下了大定府这个烫手山芋,而北伐军的诸多将帅,不日将班师回朝,接受封赏。
由此,北方战事暂告一个段落,后辽仍旧苟延残喘,极速崛起的女真遭遇到了遏制,党项人却趁机冒头,而大焱则收获满满,却因此消耗了巨大的国力,表面风光之下,后方却已是弹尽粮绝。
看似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再度爆发战争的北方大地,却因为各方势力不可名言的内部忧患,保持着诡异的和平状态,只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下一波战争,决定天下共主的大战,应该在不久的某天,就会再度爆发。
苏牧没有留在天圣城继续当大监国的意思,经历此战,整个天圣城早已被大焱的情报军队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萧德妃即便狡猾如狐,也搅不起多大的风浪,只能唯大焱马首是瞻。
看似四方争霸,实则仍旧是三国鼎立,只是后辽成为了大焱的“附庸”,再难出头。
耶律淳亲自到苏牧的府邸探望,无论是他个人的意思,还是萧德妃的建议,都使得天圣城的百姓感到温暖,并没有寒了人心。
只是很快他们就收到了消息,大监国苏牧将所有权柄都交了出来,毕竟他终究是个汉人。
许多人都感到惊诧,但细想一番,却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实这天底下的秘密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都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很多秘密仍旧是常人无法得知的,除非秘密的主人想让大众知晓。
大监国卸任之后,很多人就知晓了苏牧的秘密,因为在南朝,第一才子苏牧之名,一直都被辽国那些附庸风雅的贵族们所知晓,只是他们并不确定那个苏牧与大监国是同一个人。
直到耶律淳颁布国书,要与大焱结定同盟,他们才突然醒悟过来,大监国应该就是那个苏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