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页

如此一对比,幽州的庆功宴也就让人有些难以下咽了。

自己拼死拼活争抢的军功,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苏牧等人丢下不要的军功,他们却抢得头破血流,每每想起来,真让人有些无地自容。

而地盘的收复,也意味着朝廷方面巨大的封赏和源源不断的支持,燕云十六州的东北大片区域,如今也就只剩下顺州和檀州、蓟州。

在往北有妫州和武州等等,往西北就是另一片征途了。

到了这里,他们也算是拥有了真正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接下来战局和战略该如何走,需要慎之又慎的考量,同时也需要朝廷方面的首肯。

所以接下来应该是比较平缓的一段时间,当然了,也不能保证辽国方面不会出现激烈的反应。

起码在平州一役之中,杨可世竟然击败了辽国六军大王萧干的亲兵部队,这个仇萧干是不可能不报的。

远虑近忧都需要考量,童贯和种师道曹顾,不得不将苏牧从平州调了回来。

而且他们还收到了东北方面的情报,局势将变得更加的复杂。

然而就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平州方面却传来了一个消息,苏牧,不见了!

第515章 遣使议和

虽然萧干的军队就驻扎在居庸关下,若童贯和种师道不及时支援平州,萧干极有可能很快就反攻平州,但苏牧还是毅然离开了平州。

因为他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

耶律大石在女真部大败的消息,已经通过绣衣指使军,传递到了苏牧的手中,随之而来的则是,大光明教在这场战争之中损失惨重,杨红莲竟然让女真人给俘了!

北伐军的形势一片大好,岳飞韩世忠等人的骑兵团也强大起来,北伐军的军心士气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萧干遭遇大败,阴沟里翻船,耶律大石同样被金国打得灰头土脸,苏牧确实能够放心地北上。

再者,这几场战役的胜利都离不开他苏牧的功劳,若他留在北伐军中,会引起诸多嫉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急流勇退,暂避锋芒,让自己的影响力渐渐平缓下来,免得影响到种师道等人对北伐军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