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便这般带着三千辅兵和厢军组成的杂牌军,为了面子还特意给自己的队伍搞了一套华丽的依仗,颇有得胜班师的春风得意。
他们一路从涿州出发,往雄州方向返回,蔡攸一身绯红官服,乘骑着白色的大马,便如同当初中举之后在东华门唱名游街那般风光!
这些厢军和辅兵都是从大焱各地招募来的苦哈哈,其中也有许多没卵蛋的将门弟子和权贵二代,虽然北伐军如今气势如虹,他们继续混下去,应该能够捞到不少军功,镀金之后回去承袭父辈的恩荫,也足够在官场上打滚了。
可岳飞韩世忠等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太过亮眼,一直以来的楷模作用,已经开始影响大焱军队的风气,这些将门弟子其实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好混。
比如他们想要混个营团指挥之类的,可因为岳飞韩世忠徐宁杨挺宗储等等有实力又有名望的青壮派中低层军官崛起之后,便填充了太多的军中职位,以致于这些将门弟子根本看不到出头之日。
没有实权,难道要他们像寻常厮杀军汉一般上阵去拼命?
所以这些人很快就打了退堂鼓,打算借着蔡攸班师的机会,跟着返回京师继续当他们的“二世祖”和纨绔子。
这些将门弟子与蔡攸的想法相类似,所以一个个都厚着脸皮,凭借着自己的关系,搞了许多极其耀眼好看却又不太重用的铠甲,给手底下那些双目无神吊儿郎当的杂牌军都装备上。
童贯和种师道也打定了主意,要大力扶持岳飞等青壮军官,所以还巴不得这些尸位素餐的将门弟子赶紧滚蛋,听说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来,也是哭笑不得,连忙从武库里头取出那些沉重而明晃晃的铠甲,打发了这群滥竽充数的货色。
如此一来,这三千人的队伍看起来也足够吓人,一个个鲜衣怒马耀武扬威,真真是将大焱帝国的颜面做到了极致。
看着这样的队伍,蔡攸和那些个将门弟子们,一个个春风满面,就等着回京师好好露露脸了。
蔡攸一马当先,身后就是他御赐监军的仪仗,许是那些充门面的铠甲太过沉重,如今天气回暖,才走了小半天,人马早已气喘吁吁,甚至大汗淋漓。
可蔡攸和那些个将门弟子又不许兵士脱下沉重的铠甲,生怕被人看到了有损大焱的国体颜面。
新鲜感一过之后,这些将门弟子都受不了了,只能将铠甲都收起来,由驮马背负着,蔫蔫地走在归途之上。
蔡攸倒是云淡风轻,这样的结果于他而言已经是最好不过的了,曹顾已经就位,他继续留在军中也只是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木偶,可吃了败仗还要他背黑锅,他又何必留下来?
倒不如现在这般,风风光光押送着辽人的英雄,堂堂北院大王耶律大石回京,这是何等的扬眉吐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