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于就算招降了郭药师,能够让他为己所用,能否保证他真心归顺,即便无法诚心归顺,这种表面上的忠心,又能够持续多久,如何去遏制,才能让他们不会成为今后战局乃至于整个大焱命运的变数和隐患。
郭药师等一众北地汉儿的势力,便如同一柄双刃剑,对敌人好用,可稍有不慎,一样会伤到自己。
而苏牧的回答是,除非是幼兽出生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见到你,否则他们都无法将你当成亲近的人来信任,更何况游离中原百余年的北地汉儿?
即便你给他好吃好喝,给他你全部的爱,他的野性也会慢慢变得更加强烈,逐渐挣脱你的掌控,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皮缰绳索来约束他们了。
至于如何约束,那就是另外一个命题了。
从这里头可以看出,苏牧其实是赞成招降的,只是不能为了战局而仓促行事,必须考虑全局,找到约束郭药师的那根皮索,才能让他真正为大焱所用。
谁不想这样的好事?
事实上童贯和种师道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可终究无法找到能够让郭药师诚心归顺的关键,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将问题简化,要么剿灭,要么不计代价地招降。
招降的短期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苏牧同样考虑到郭药师根本就是一头养不熟的野狼,日子久了,一旦时机恰当,难保他不会继续做他的三姓家奴。
在这一点上,他与种师道的观点也是保持了一致。
所以苏牧看似隐晦地参与了这一次面议,其实只是将童贯和种师道争议的焦点和关键之处理顺了一番,至于决策,他也提出来,可以招降,但必须找到约束郭药师的方法。
其实想了想,种师道和童贯三人很快就发现,这苏牧只是趁着他们没反应过来,耍了个滑头,将他们的问题给点了出来,具体的办法却是没有。
也就是说他洋洋洒洒故弄玄虚,其实没有半点干活,反而临了还提了自己的要求,让童贯咬牙出血,答应在必要的时候将岳飞等游骑兵团借给他一用……
虽说如此,但苏牧的话也并非没有任何价值,因为童贯和种师道争论的开始,集中在了剿灭和招降之上。
而现在,苏牧已经将焦点拉到了要让郭药师诚心归顺,要让他服服帖帖为大焱所用,需要用什么来约束这个北地枭雄。
而这一点考虑,是建立在招降郭药师的前提之下的,但也不违背种师道当初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