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那张纸,下意识便念了出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句念将出来,裴朝风呆了许久,而后微微闭目,仿佛在品尝和体会这词中的意境,而后无力的垂下手臂,摇头苦笑一声,不再说话。
人群仍旧安静着,因为没有人敢贸然评价这首新词,大部分的人都在反复默诵着最后一句,而后黯然神伤,而后默默地回到了酒楼里。
这些聚会的文人才子安静地坐在宴席之上,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看着秀色可餐的青楼姐儿,突然觉着一切都索然无味了。
他们整日里举行诗会雅集,整日里相互研讨切磋,搜肠刮肚得了两句半,便拿出来洋洋得意沾沾自喜,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入得天子法眼。
可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又是打仗又是被黥面的年轻人,随便拿一首出来,而且还是打算送给老百姓的,都足以碾压他们十八条街外加三五个包子铺那么远。
他们甚至连评价这首新词的勇气都没有,这让他们如何不垂头丧气?
这首青玉案一出,势必会再度刮起一股飓风,席卷整个江南文坛,甚至于刮到汴京去,刮得那些所谓的大才子一个个面色羞红。
如果曾经为苏牧赐过长短句的官家听得这首词,又该作何感想?
嫤儿没有理会这些人,她将新词小心收起来,而后朝亲卫们下令道:“去苏府。”
围观的看客们倒是想跟着去,可对方的身份就摆在那里,亲卫们的目光已经是一种警告,他们又岂敢跟着去?
燕青和裴朝风同乘一辆马车,两人有仇怨在前,虽然裴樨儿从中斡旋,早已化解了这段死仇,可两人都有着极强的自尊,自然不会有任何的交流。
燕青看着前面的马车,嘴角露出不可察觉的笑容来。
亲卫们开道,不多时便来到了苏府,亲卫队长来到门房,说贵客要见苏牧,让苏牧出门来迎接。
事实上他的说法已经是非常客气的了,这座国公府的名头,比一些寻常王爷的名头还要响,即便是蔡京童贯这样的大相公,也不敢轻视国公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