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苏牧在杭州城头当众斩杀包道乙,而后又杀了包道乙的遗腹子包顾,这对于圣公军的军心士气,是极其严重的打击。
高层将领对苏牧是恨之入骨,因为杭州一战之中,圣公军最大的损失,尽皆因为苏牧这小儿,至于底层的军士们,对苏牧则隐藏着一种内心深处的畏惧,就如同他们敬畏军师方七佛一般。
如果让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苏牧迟迟没有将火器技术交出来,也不需要等到朝廷大军打过来,圣公军内部说不得就要大乱一阵了。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厢间方腊还未建国称帝,圣公军内部已经文武分化,都在为建国之后的权力而提前明争暗斗了。
虽然欲杀苏牧,未尝没有替包道乙报仇的原因,但平息内部纷争,稳固圣公军的人心,才是方腊想杀苏牧的最主要因素。
方七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他并不希望用强硬的手段,因为他担心苏牧会耍手段,如果不是出自于心甘情愿,万一苏牧在火器技术之中参杂或作假,那样的后果才是真正致命的。
正愁着没办法打破局面之时,方七佛却迎来了一场意外的收获。
收留宋知谦,让其说服文坛领袖陈公望,是方七佛随意落下的一步棋,起初连他都没抱太大的希望。
但事实证明,方七佛这种广撒网的策略,还是出了效果。
在宋知谦不按常理的劝降之下,绝食自尽以明志全节的陈公望,终于主动要求见一见方七佛了!
第140章 勇者
人都说读书人迂腐,其实最精明的也是读书人,留守杭州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投靠了方七佛,在他的授意之下,开始替方腊鼓吹造势。
但他们并不想背负千古骂名,因为读书人最重名声,这也才有了生晋太傅,死嗜文贞的最高理想。
陈公望这么一个老头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寻常一员圣公军壮士就能够杀死他两三百遍,为何方七佛如此重视他?
难道真的因为他是所谓的杭州文坛的精神领袖?
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