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奇制胜!

此时,与萧仁昌并肩同行离宫的宁州刺史田司通,蹙着拧成一团的眉头,对萧仁昌说道。

萧仁昌的眉头也是久久紧皱着,在他看来,现在才是收复桂宁之后、甚至顺势一路往南,拿下整片岭南的最佳时机。

可能宇文世宏顾虑的是暂不愿与陈国兵戎相见吧。

只要周国禁军不涉足到桂宁以南,岭南一带的战乱,就与周国无关,是地方叛贼引发的割据动乱。

如此,陈国也没有怪罪周国违背交好和谈的理由,战火那都是割据势力引发的,与周国没什么关系。

一向避战的陈国要交涉的对象,就不是周国了,而是以杨坚为首的那群割据乱贼。

也好,在桂州做了两年多的刺史,萧仁昌也觉得征战不是好事,不管是出战还是应战,受苦的都是百姓。

他很认可宇文世宏攘外先安内的治国之道。

见萧仁昌只暗自思忖而不回应,田司通摸着自己的胡须,话音谨慎的又说道:

“我怀疑陛下的打算有三。”

“嗯?”田司通这话引起了萧仁昌的好奇:

“不妨细说?”

“你我作为南疆地方官,都知岭南及五岭(交州)一带,此时才是最虚弱的时候,若能顺捷收复桂宁,一鼓作气继续往南,能趁岭南及五岭一带最兵弱之时,一举使我大周南疆,更向南开拓。”

“但陛下考量的不是疆土幅员大小,而是每拿下一地,必从安民方面,彻底拿下地方,此方为有效战略。”

“且看过往陛下亲征齐国时,大军前方开疆拓土,文官治吏几乎与大军后勤脚步同步抵达,在地方发生巨大混乱之前,及时以安民三令,如水灭火般浇熄地方动荡隐患。”

“紧接着便是顺理成章般的州郡治制,就像战事不曾发生过一样、那些被拿下的地方从前便归属大周一样,如此自然、和平。”

“所以我看啊,陛下征战的目的,并不在于开疆拓土,而是真如陛下所言那般,他要的是百姓。”

“有百姓,才有繁荣的地方州治。”

听了这么一大堆心头早就有结论的话,萧仁昌的眉头转而如无语般皱着: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你说的陛下深意有三,是为哪三?”

田司通慢条斯理的一边思索一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