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们俩能尽快学会使千里船就好了,然后去教别人使,会使的人多了,我就能在洛阳安安静静待着了。”
“师父!我会尽快学会的!”唐俭积极一声。
祖文远反倒对萧氏更上心一些,毕竟女徒弟嘛,可谓古往今来都是罕见:
“盛乐,你是女子,天生心细,好生学,学会了之后,我国子监新开设一处……驶船署,哈哈,所有会开船的,都进驶船署,随时听令开船出发。”
“好生学,在驶船署,你或许也能受到重用。”
萧氏万分感激的连连点头,点头点到头都有点发晕了。
她也是刚知道眼前这位大人,正是国子监的少监,上面只有一个监正管着他。
但实际上他更听宇文世宏的吩咐,宇文世宏叫他做甚,他就去做甚,做的事几乎跟国子监没什么关系。
不过,女子确实心细,她领下祖文远的善待和好心后,又鼓起胆子试探着问道:
“大人,听闻九寺五监里,有一处叫都水监,驶船署或许……不应当是设于都水监更适宜么?”
“哈哈,”祖文远爽朗一笑,惊的萧氏心惊肉跳的:
“都水监主要是负责水路啊、桥梁啊、山体固定啊等等防灾事宜的,今年才多了项负责水路的凿通。”
“而驶船署可都是会开船的人才,都水监一个干粗活的地儿,他们又没有船,船都是咱们国子监下面的造船场的,驶船署里头的人,都是在国子监学开船的,当然是归属国子监啦。”
“而且想学开船,也只能在国子监学,都水监有人会吗?没有嘛,对不?”
萧氏一时对朝中各处机构的设置,有些晕晕乎乎的,她寻思慢慢了解吧,便不再多说什么。
“师父,那陛下怎不增设一处负责船的监呢?”
“水路可是很复杂的事情,徒儿觉得应当单独设一处监寺来负责才对。”
“唔……”祖文远不知为啥,本来很讨厌闲聊的,觉得浪费时间,现在渐渐有些喜欢跟年轻人闲扯了:
“现在嘛,船的用途多而杂,有的用于军中,有的用于司农寺的粮草运输,有的还被私人给雇用去了。”
“确实,你说的有道理,稍后回到长安了,我写个事牒提议提议。”
“船监……没错,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