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蛋啊、肉铺,还有果蔬和白茶等等,百姓逛东市的时候,就像在寻宝一样,不知不觉,洛州的商业也渐渐繁荣起来。
独孤永业所设想的四市,就是像长安那样——
东市是肉菜市场,西市是器具市场,南市和北市则是杂货类,诸如圈篱笆所需要的木材等等,都可在北市交易。
而南市则是一些硬通货的交易市场,诸如昂贵的玉器、金银器,甚至定做菜刀、镰刀、烧菜用的铁釜等等,都在南市。
且刺史府也不再是地方唯一的官府了。
除了执行六部下达的政令的刺史府以外,九寺五监是与刺史府平级平行而立的公家处署。
他们是以署而设于地方,不受刺史府干涉,执行京中下达的具体事务。
诸如开设的粮署、肉署、器署、都水署等等,零散但又专门做着各自的事务。
都水署又跟其他署区别甚大,这个署是负责预警水患或旱涝灾害的,旱则凿渠引水,涝则筑堤防洪。
且除以上公家官府之外,地方还“隐藏”着都察院的纳言处——
百姓有意见,可以直接向都察院纳言。
若刺史府的巡守不主持公道,又可去设于地方的大理署寻求公道。
总之,事无巨细,地方像宇文世宏所设想的那样,上行下效的运作着。
刺史府的州城治理之收益,要全数上交到六部,地方需要的诸如巡守月奉等等开支,则由京中承担,专款专用。
独孤永业本以为九寺五监来了以后,就没他什么事了,结果并不是他想的那样、他会被架空。
六部几乎每天都有几道政令下达到他手里,诸如工部会下达坊街筑造指令,吏部也会下达劳工招募令,户部会过问地方户籍载录情况,刑部会下达国律的变动令、令地方刺史府将国法对百姓进行及时教化,以免百姓因不知法而犯法等等。
“儿啊,小地方虽说比不上邺城,但看起来也不差,若是早些将阿娘接过来,也不至于让阿娘经那一次受怕了。”
独孤永业的阿娘独孤氏,每每瞧见独孤永业,都要埋怨一回差点被淹死的事。
“哎,是儿疏忽了。”独孤永业心知对老娘亏欠,只能每每被责怨,都低头服软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