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内外都一片乱麻

自负盈亏?这怎么可能做得到?

就是司农寺也做不到啊,每年要统一收购那么多粮。

不知不觉,陶本越就满头都是急汗,回过神来,宇文世宏已经策马领着马车,离开了此处。

急躁间,陶本越匆匆也牵了匹马来,匆匆前往司农寺,打算跟马长远聊一聊。

然而马长远暂时哪有空想这事儿,行军的粮草、拿下城池后的赈济钱粮,这两座大山压的马长远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已经决定将来的赈济粮,都用小米了,不然光用精米的话,精米的库存根本不够。

他还得鼓励各地百姓一半种小米、一半种大米,然而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小米的收购价是五钱,虽然不多,但一年能收成两茬儿,而大米一年只能收成一茬儿。

大米一升的收购价才八钱,明摆着种小米的收入更高。

两个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了的人,凑在一起干瞪眼儿。

“诶,要不递个事牒,奏请陛下批准我们九寺五监也像三院六部那样,可以内廷议事,兴许能议论出个结果来?”马长远顶着两个乌黑的黑眼圈,自入仕以来,他的身材就越发的瘦小,给累的。

“哼,”陶本越不太赞成:

“三院六部的内廷议事,都是不同处的人围在一起,外行怎么可能懂内行的事。”

“诸如工部懂兵部么?尚书院懂中枢院么?算了吧,折腾。”

“那说不准啊,没准儿咱们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呢?”

……

皇城后宫里,太仆寺接到吩咐,要收整装车些外出所需,至于外出是去哪,他们也不知。

宇文世宏在各处都转悠了一圈,大概了解一下现在各处的情况后,吩咐太仆寺替他装车随行所需,便于内殿奋笔疾书。

杨芊雪仍像往常那样,一大堆事牒都堆在她面前。

然而宇文世宏面前,只有他需要的笔墨纸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