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纯鸿用大棒告诉郑芝龙,吃胡萝卜吧,否则大棒伺候!
郑芝龙这才收起歪门邪道,开始认真地与陆敏成谈判。
既然现在大东洋商号炒得沸沸扬扬,陆敏成就抛出了第一个议题:就组建大东洋商号一事进行合作。
郑芝龙心里有气,又认为先让大东洋商号冷却一段时间为妙,于是,他坚持先不谈大东洋商号,还抛出了一个议题:在福建合作组建弓兵、架空当地官府。
陆敏成大奇,他万万想不到,郑芝龙居然主动向荆州模式靠拢,还试图仿照湖州建立弓兵队伍!
郑芝龙提议,以荆州方面的名誉,组建弓兵队伍入驻福建乡村,在福建各县依照湖州设立相关部门,实行改制。至于人员,弓兵队伍由郑芝龙负责组建,各县的吏员,荆州和安平按照三、七比例瓜分。
涉及改制大局,陆敏成没有权力决定,立即派快马通报荆州。
林纯鸿接报后,马上召集在荆州的阁幕使开会,商讨具体方略。
众阁幕使一致认为,郑芝龙虽然在福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距离完全控制福建还差得远,朝廷依然在福建有着完善的管理体系,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
郑芝龙很可能早就想借鉴荆州的控制模式,将福建收入囊中,只是担心朝廷将此举视为谋反,方才拖延至今。
一旦朝廷宣布郑芝龙谋反,朝廷虽然无力剿灭郑芝龙,但是荆州窥伺一旁,岂能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也就是说,郑芝龙借改制之名,行控制福建之实,而且还把荆州当枪使,让荆州抵挡朝廷的压力。
一众阁幕使,意见分歧相当大,周望、张兆、陆世明力主拒绝郑芝龙,待时机成熟,将郑芝龙逼反,彻底收取郑芝龙的地盘和人口。
而张道涵、朱之瑜、郭铭彦、李崇德则力主同意郑芝龙的提议,趁机将势力渗透至福建,在统和郑芝龙的道路上迈进坚实一步。
一方为军方,一方为文官,泾渭分明,互不相让。
就事论事,林纯鸿当然可以和稀泥,投票决定。不过,这事涉及到荆州内部相当一部分人的呼声,林纯鸿显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