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甚少有人拿着金票直接兑换黄金,荆州一直未感觉到黄金升值的压力,所以,黄金兑换白银的比率一直维持在十比一。
这个比率显然不正常,要知道,后世的黄金和白银比率可是一百多比一!
郑梦帆推测《金本位、银本位利弊之辩》一文乃林纯鸿授意发布,实则冤枉了林纯鸿。事实上,林纯鸿从不干涉学刊刊载的内容,即使要宣传造势,完全可以通过报纸发布该文。报纸的受众可比学刊要多得多。
从崇祯九年开始,如郑天成、菲利斯及钱秉镫就敏锐地察觉,白银在贬值,并上书林纯鸿,希望调整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
林纯鸿没有立即答应三人的请求,反而令三人从行知书堂中抽调精干人手,对金票、大圆的流通现状进行调研,并预估调整黄金、白银兑换比的影响。
三人带领团队一干就是一年,最终他们发现,若真调整黄金、白银的兑换比,荆州的货币体系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截止到目前,荆州金库内储存黄金大概九百万两,共向外发行金票的面额相当于两千多万两黄金,本金率为四成。如果按照十比一的比率,大约相当于两亿多圆。
按照郑天成团队的估计,不计算商家及百姓储存的白银,单单计算市面上流通的大圆和铜钱,价值几乎超过十五亿圆。
如果调高金银的比率,必然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无论是商家还是百姓,都会蜂拥将手头的大圆兑换成黄金。然而,市面上几乎找不到黄金,为了保值,商家和百姓必然疯狂追捧金票。
在这种情况下,以黄金作为本金的金票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荆州方面保持金票的本金率不变,金票被民间作为储备货币迅速退出流通领域;一种就是荆州方面降低金票本金率,开足马力印刷金票,回收市面上大部分大圆,致使十五亿圆的白银迅速退出流通领域。
无论哪种情况出现,最终会出现什么结果,荆州会面临什么风险,郑天成等三人都无法预知,也就是说,风险根本不可控。
最终,郑天成等三人建议,在没有找到十全之策前,暂时不要提调整金银比率一事。
然而,无论是林纯鸿,还是财政司其他高层,均没有想到,在朝廷推出银票、荆州大肆出售重工坊这个节骨眼上,这个问题又被抛了出来,成了摆在林纯鸿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
林纯鸿将郑天成唤来,直言道:“学刊上的文章,你看到了吧?”
郑天成大叫道:“岂止是看到啊!”
说完,郑天成从袖中掏出一份报告,呈给林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