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商们想尽力挽回损失,林纯鸿岂能放过他们?他在接到粮商们将价格降至九钱的消息后,立即在报上公开刊登,粮价降至七钱!
粮商们无法,随之将价格降至七钱。
林纯鸿又降至五钱,粮商们紧咬牙根,随之降至五钱!
……
老百姓们彻底糊涂了,不知为何粮价瞬间跌到了五钱,纷纷止住前往扬州货栈的脚步,就近在粮店里买了一点粮食,狐疑不定地看着起伏不定的粮价。
邦泰商号每日仅仅在报纸上发布一条消息,就迫使粮商们不得不降价,把扬州货栈的大佬们兴奋得几乎忘记了自己姓什么。随着老百姓暂缓前往扬州购粮,扬州货栈前前后后售出的粮食不过五千多石,几乎毫无损失!
而粮商们就惨了,他们发现,即使粮价下跌至五钱一石,销售量也增加不多,反而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这还不算完,粮商们惊奇地发现,扬州货栈又出招了,他们宣布,以五钱五厘的价格,大肆收购粮食!
粮商们彻底糊涂了,扬州货栈根本不缺粮啊,为何大肆收购?
粮商们又不约而同地汇集到一起,商议对策,李仲联、刘三水等大粮商一致决定,即使让粮食烂掉,也绝不出售粮食给扬州货栈!
李仲联、刘三水家大业大,财力雄厚,当然能撑得住,然而,一些小粮商却撑不住了!粮食在仓库存放一日,仓储费就是一笔高额支出,他们早已负债累累,哪里还能随着李仲联与林纯鸿死斗?
于是,一些小粮商偷偷地将粮食运送至扬州货栈,以五钱五厘的价格卖与扬州货栈。扬州货栈来者不拒,全部收购,短短两日之内,收购的粮食居然达到了四十多万石!
时间到了五月初,出售粮食的粮商越来越多,扬州货栈一个月内,几乎以五钱五厘的低价收购了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全部堆积在货栈的常平仓内,非常壮观。
眼见着天气越来越热,稻田里的秧苗长势喜人,李仲联、刘三水终于坐不住了,开始认真考虑是否将粮食全部卖与扬州货栈。
正在此时,忽然从南京留都传来好消息,东林诸公充分发挥手头的能量,说服南京六部官员,发布命令:鉴于有人肆意扰乱各地粮食市场,从即日起,严禁各地百姓擅自出境购粮,各地地方官务必对擅自出境购粮者严惩不贷!
得到这两条消息后,李仲联、刘三水大喜过望,立即吩咐各地粮店将粮价上涨至一两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