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实就是登记了一下名字就草草了事,既不寻问传承,也不深究出处。
“可有其他要求?”
这是问他上不上供了,倒也干脆,看来,陋习数千年下来,也变成了规矩,习惯的力量。
李绩也答的干脆,“没要求,愿服调遣。”
接着是第二个条案,案后修士懒散的眼神夹了他一眼,“我这里可选浮筏,六只浮筏,方向各有不同,你是自选,还是随缘?”
这也是隐晦的询问,筏有大小之分,舒适与否,远近之别,拿多少好处,得什么结果。
李绩一般无二,“随缘吧!”
第三个条案后的修士案上有置有七只古印,乃信仰之印,每名出行的修士都须在自己的本命信印上盖上印绶,不如此,出外得到的信仰之力带不出凡星。
信仰之道虽然好像上不得修真界的大台面,可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万年发展下来,也是错综复杂。
首先,信仰之力他们并不是直接吸收入体,而是通过每名修士各自祭炼的本命信印作为中转,本命信印各有不同,也不像道家体系那样要求材质,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东西,所以,基本上就是和修士成长过程中息息相关,最重要的东西。
比如,可以是一枝笔,可以是一朵花,可以是幼年时念念不忘的拨浪鼓,也可以是情人送的香囊,父母出生时打造的金锁,等等……
不拘材质,不拘用途,只是一份心念,用信仰之力凝炼,成为自己的本命信印,它的能力,取决于信仰之力的层次境界,而与本身无关。
在青梅星,小修们依靠本命信印凝炼信仰,但若出了青梅,到了其他凡星,这里的信仰之力却是带不去的,同样的,在凡星上艰苦修得的信仰之力也带不回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青梅信仰道统的核心便这七只古印!
它们可以勾连信仰,让信仰修士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毫无顾忌的使用自己所有艰苦凝炼出的信仰,便如一个扩展器,一个域名后缀,盖上它,你就可以在整个宇宙这个互联网上行走无碍,而不是一个个的单独个体。
仅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七只古印所蕴含的神奇之处,怕就不在普通的先天灵宝之下,只不过因为是涉及信仰,不为道门佛家主流所接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