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常喜乐笑着得更欢了,“你懂什么懂,小傻瓜,哪有男人生孩子的。”

常昱抿着嘴,一脸认真,“那就不要孩子。”

常喜乐这下直接笑得快岔气,“你这孩子,还真是要乐死我啊。”

常昱显得有些不高兴,扁着嘴并未言语。

常喜乐半天才顺过气,“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是我的错,这么早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你以后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的!”

“我现在就明白!”

常喜乐压根没理会他的话,甚至第二天还把这事当笑话说给宋挽呈。觉得小孩子的世界真是有意思得很,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都能从嘴里吐出来。

宋挽呈当时其实觉得有些不对劲,可见常喜乐如此坦承,又觉得自己是想多了。多年以后才知道,不是自己想多是常喜乐头脑太简单。

稻香县的河道部分虽然很早就完工,可整个河道的正式通行却是在一年多以后。这时桃源村的菜籽已经收获,并种下了水稻,棉花也都已经种下。

棉花现在成为桃源村第一大经济作物,如今比一年多以前的种植面积多了一倍,而且都是开的不适合种植水稻的荒山。

河道通行之后,族老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整个桃源村的人都放下手边的活,包括工坊也全都放假,一起到河边去拜祭河神。

如今的桃源村人已经深深的明白,这一条河道对他们的意义。

虽说之前一直有沈家商队过来收产出的物品,可因为运输成本过高,沈家虽然不用桃源村的人直接出这笔钱,可也会转嫁到收购的价格上,会相应压低价钱。

尤其像活物,桃源村的人现在逐渐摸索出比较科学的养殖方法,其实早就可以提高价钱,可是因为运输困难,中间经常会因为奔波而导致牲畜的死亡,所以不管是价钱还是数量,都已经赶不上桃源村的实际发展。

而现在河道通了,这部分的成本就大大压低,那么收购的价钱就可以再商量,可相应的增高,养殖场的规模也可以相应的增加。

交通的方便也会让桃源村拥有更多选择,即便以后沈家出幺蛾子,他们也不怕路给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