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

如此三日,曹操皆遵郭嘉计谋行事。果然将张勋唬住,正暗暗估算此刻曹营中已有多少兵马,计算之下,张勋更是大惊,下令麾下将领不得轻易离营,除此之外,张勋更急令召集纪灵前来。

张勋万万不会想到,曹操营中仍然只有那么数万兵马,早先曹操便派遣将士日夜兼程赶到荀彧处,让荀彧改道谯郡,南北合攻张勋,万事俱备,唯有等荀彧那一缕东风了……

果然,夏侯惇消息一到,曹操便亲自率军袁夜袭,没有防备的张勋兵马被杀的打败,后撤,没想到会军途中便中了夏侯惇的埋伏,张勋率领了十几万大军死伤殆尽,袁术经过陈兰,张勋两次打败,精锐尽丧与曹操之手,连忙龟缩不出。

曹操乘胜追击,收复被袁术攻占的己方土地全境……

其后,建安三年冬季,中原各州碰上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特别是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而这些地方真是袁术治下,当时沛相舒邵劝袁术散粮救饥民,张勋听后大怒,将其斩首。仲应劝道:“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

袁术听后深受感动,乃下马握住仲应的手打:“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邪?”袁术这才听从仲应之言,然而此时袁术治下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后来发生了部曲雷薄等人的叛变,掠粮草奔于灊山的事件。

建安四年,走投无路的袁术,终于知道自己称帝是多么的错误,边想自废帝号,向许昌的汉献帝称臣,让自己做个将军就好,但是曹操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在书信中训斥袁术,无父无母,乃是叛逆之臣,就算是现在投靠朝廷,以后也会背叛大汉,不接受袁术的投降。

袁术又想到了自己的侄子袁尚还在曹操的手下,便以亲情劝之,希望袁尚在曹操面前给自己求情,而袁尚就以在袁绍危难之际,袁术竟然坐视不管,看着自己的父亲败亡,又将袁术骂了一顿,众叛亲离的袁术,一咬牙一跺脚,便要带领轻骑北上,投靠现在实力强大的刘和。

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中途想要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等人,却为雷薄等拒绝,但念其旧恩,让袁术留住三日,直到士众绝粮,于是又退军至江亭,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

第282章

而袁术退到江亭之时,正是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士卒哀声叹气,对袁术道:“陛下,现在我们脸清水都没有!去哪里给你找蜜浆啊……陛下,现在最多的只有血水了……”

袁术听后,叹息良久,乃大咤喊道:“袁公路至于此乎!”最后呕血斗余而死。

袁术从弟袁胤畏惧曹操,而又不愿投降曹操,寿春他是不敢再待了,就率其部曲带着袁术的灵柩及妻子奔庐江太守刘勋,而后,孙策破刘勋后,收留了袁术的家人,念袁术是自己的旧主,便许诺拜袁术的儿子袁耀仕吴为郎中,袁耀之女也会许配给孙权的儿子……

曹操将陆续吞并了袁术所有的城池土地,本来想要占一些便宜的孙策,在与曹操的争锋之中屡次败给曹操,便只能退居江南,曹操尽得江淮等地,实力突飞猛进,治下拥有兖州,豫州,徐州,大半个青州,和小半个扬州,成为天下之间一等一的大诸侯,实力不下在河北的刘和,而在辽州打算过着安恬舒适生活的李林,也不太平……

“主公!鲜卑这些年屡次犯境,虽然多次被我军击败,但是每次都是败而又来,我军北疆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乐阳城中,并不是很华丽的辽侯府邸大堂之上,新任的幽州刺史王烈对李林拱手道。

李林点点头道:“嗯!自从蹋顿剿灭三郡的乌桓,鲜卑就成为了我们北疆最大的隐患,这几年来屡次犯境,去年许亮在辽州将步度根打得够呛,没想到这一会幽州那边的鲜卑有来了,怎么着?他们也不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