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西方的问题不大,不过大宋南方的问题却是不少,虽然南洋早就被大宋给控制了,但是大宋的南方并不仅仅只有南洋,另外还有大理以及东南半岛上的那些小国,其中大理的问题很好解决,这个国家早在多年前就请求内附,一来是大理国内的矛盾重重,段氏与高氏为了皇权争斗不休,对国内的统治力直线下降,大理国内叛乱四起,若是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迟早都要亡国。二来这些年大理与大宋之间交易频繁,大理国的经济几乎完全依附于大宋,民间的交流早已经不分彼此,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大宋,大理的经济立刻就会崩溃。
除了上面的两个主要原因外,另外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这也使得大理已经数次提出内附,不过大宋内部对于这件事的意见也不统一,所以暂时还没有同意。
相比之下,东南半岛上的那些小国才是个大麻烦,因为东南半岛上雨林处处,地形又十分复杂,文明程度又十分低下,对外人极度排斥,根本不适合派军队前去,可是若不派兵征服,那些雨林里的土人又时不时的出来捣乱,为此大宋也十分的头痛,幸好这些土人数量有限,除非是遇到灾荒,否则很少主动进攻外人,为此大宋只能尽量的要求本国之人不要与这些土人接触,以免遇到不必要的危险。
最后只剩下大宋东方的问题,这个方向上大宋并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只有高丽与倭国这两个国家,其中高丽与大理一样,也数次请求内附,但大宋同样没有同意。如此一来,最后也只剩下倭国没有解决,一想到这个岛国,赵颜的眼睛也一下子眯了起来。
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皇与幕府
“信儿,你对倭国了解多少?”正在想着心事的赵颜忽然对车厢里的赵信开口问道,刚才他忽然想到倭国的问题,这些年他的主要精力都被西夏、北辽和金国这些强敌所吸引过去,对于倭国他虽然知道一些,但并不知道详细的情况。
“倭国?父亲您怎么会对这个岛国感兴趣?”赵信听到这里却是惊讶的道,他对倭国的确十分了解,因为他们皇城司在大宋周边各国都派有细作打听情报,以前他在皇城司的京城总部做事,经常接触到各国的情报,其中就有倭国的情报。
“咱们周边已经没有什么强敌了,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海洋的开发,其中南洋那边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西边的航线也已经打通,所以我想再往东打通一些航线,这样就可以直接到达南北美洲,倭国刚好位于大海之东,而且据我所知,那里有一条洋流可以直接到达南北美洲,所以若是有必要的话,倒是可以把那里也占据,最少也要占据一些重要的港口,以方便日后的航线运行。”赵颜开口解释道,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他并没有说。
“父亲您想的也太远了,看来我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了。”赵信听到这里却是哀叹一声道,其实他的政治眼光也不差,否则也不会轻易的就说动了耶律奴章投降,只是他的眼光还是有些局限,缺少一种大局观,这点比他大哥赵佳要差的多。
“政治眼光是可以历练的,你要是想要往政治上发展的话,我可以让你堂兄给你安排个职位,先从县令开始做起,几十年后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代贤相,你要不要试试?”赵颜这时半认真半开玩笑的道,其实他倒是希望赵信真的老老实实的去做个县令,这样至少比他现在呆在皇城司四处乱跑要安全的多,不过以他对自己儿子的了解,恐怕他死也不会愿意去老老实实的做个地方官。
果然,只见赵信听到赵颜的话却是一吐舌头十分嫌弃的道:“算了吧,我才懒的去做什么县令,而且老爹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大宋的官员来源虽然有多种渠道,但最正规还是科举,若你不是进士出身,哪怕我是皇族,做个官也同样受人歧视,我自问没有考进士的本事,所以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赵信的话中透露出大宋官场的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官员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地位,一般只有走科举才被认为是做官的正途,其它像是吏转官或是荫补官等官员,在官场上其实是很受歧视的,同样的政绩进士出身的官员可以升迁,其它出身的官员就得不到升迁,因为上头审核的官员大都是进士出身,这显然对其它的官员十分不公,对此赵颜也曾想过办法解决,可惜效果都不大,最后只能在科举上想办法,现在的科举除了考试儒家经义外,也要考试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有时政等方面,尽可能的从考生中挑选出一些实用型人才,不过这依然无法解决官场上出身受人歧视的问题。
“做个官还挑三检四的,你看普通百姓人家想做官还找不到门路呢?”赵颜听到这里故意瞪了儿子一眼道,当然他并不是真的生气。不过说起来也真是奇怪,他的那些儿子中竟然没有人对做官有兴趣,这点倒是和他都挺像,只是他却身不由已,哪怕不喜欢做官,但最后依然陷入到官场的极力漩涡中无法自拔。
赵信不想和父亲再纠结做不做官的事,于是转变话题开始向赵颜介绍起倭国现在情况,说起来倭国也是刚刚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本来掌管着倭国中央权力的平氏被源氏的源赖朝打败,于是源氏一跃成为倭国的第一贵族,而源赖朝则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并且建立了镰仓幕府,这也标志着倭国幕府时代的到来。
不过源赖朝虽然建立了镰仓幕府,但是他这个人生性多疑,这点与后世的朱元璋极为相似,在幕府建立后,开始大肆的屠杀有功之臣,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弟弟源义经,另外还有不少战功赫赫的武将,都被源赖朝以各种名义杀死或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