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页

“殿下目光长远,非是下官所能及也!”听到赵颜的这些话,章惇也不禁真心赞叹道,他还是第一次听赵颜说出他心中对大宋的规划,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赵颜的心思竟然这么大,目光也早就不再局限于大宋周边,而是着眼于整个世界,难怪别人都称赞他是大宋第一贤王。

“呵呵,目光长远是好事,但是路要一步步走,饭也要一口口的吃,对于咱们大宋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身边的麻烦,比如辽国,比如女真,只有解决掉这些威胁,咱们大宋才能放心的向外扩张。”赵颜并不是眼高手低的人,虽然他也经常做一些征服四海的梦,但却也没有放松眼下的威胁。

“我明白,多谢殿下的指点!”章惇再次心悦诚服的道,同时心中也更加的兴奋,赵颜能够告诉他这些,说明他对自己也更加的信任。

赵颜今天请章惇来,一来是对他在辽国的表现十分满意,二来也是觉得以章惇的才能,的确可以重点的培养一下,这几年苏颂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而且他对天文学方面的兴趣远比做官的兴趣要大,曾经不止一次的流露出想要去格物学院教学的想法,所以赵颜也不得不要为他退隐后的事情做打算,刚好章惇热衷于权力,而且也有这个才能,所以若是苏颂退下来,倒是可以让他补上去。

聊了几句闲话之后,赵颜又详细的询问了一下章惇出使辽国的过程,结果当听到他一路上的见闻,特别是辽国中京以南的衰败景象,以及耶律乙辛独揽大权的情况后,也不由得皱起眉头,以前他虽然也知道辽国在走下坡路,却没想到辽国实力下降的这么厉害,以辽国现在的情况,就算是得到大宋的支援,又能否真的灭掉女真人呢?

第九百零二章 我也怕太后

汴河边的树荫下,赵煦十分无聊的拉扯着手中的钓竿,根本无心钓鱼,时不时的还会扭头看一看旁边的赵颜一眼,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但数次张口都没有说出口,而赵颜却好像没看到赵煦的异常似的,依然是稳坐钓鱼台。过了好一会儿,赵煦好像终于鼓起勇气道:“三叔,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的亲政啊?”

“堂堂一位帝王,难道你就这点耐性吗?”赵颜似乎早就知道赵煦要这么问,只见他连头也没回的开口道,手中的钓竿也十分稳定的动不也动。

“我……”赵煦听到这里刚想为自己争辩,但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说起来自从他登基之后,朝政一直由高太后把持,而赵颜则让他耐心的等候,虽然他也知道高太后迟早都要把大权交给自己,只是这一等数年,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使得他已经有些迫不急待的想要亲自掌权,特别是之前高太后病重时,他已经感受到权力的好处,自然更让他难以割舍。

赵颜这时终于扭头看了赵煦一眼,其实今天赵煦来上课的时候,他就已经看穿了对方的心思,只是一直没有点破,没想到赵煦还是没有沉住气讲了出来,这也让赵颜叹了口气,因为这件事正是他最担心的。

“煦儿,得到后又失去的滋味的确并不好受,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好像是老天在故意在和我们开玩笑似的,明明把一件东西都放在你面前了,可是等你去拿时,却又忽然被老天收走了,我们没办法改变老天的决定,但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你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多年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时,恐怕也只会淡然一笑,根本不会放在心上。”赵颜这时有些语重心长的道,这些话也是他这些年来总结出来的人生感悟。

“三叔,我不是来和你讲禅的,虽然你说的这些好像很有道理,但我真的无法体会到,现在我只知道太后的病又好了,当然身为晚辈,我也希望太后能够长命百岁,但她的年纪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紧抓着大权不放呢?”赵煦这时双手一摊苦笑道,说到最后时,更是毫不掩饰他对高太后再次重掌大权的不满。

其实赵颜也知道,有些道理人人都明白,但若是没有亲身的体会过,恐怕就算自己再怎么说,赵煦也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真意,所以他也不再和赵煦讲什么大道理,当下沉吟了片刻再次开口道:“煦儿,你真的十分想要处理朝政?”

“当然!虽然在别人看来处理朝政有些枯燥和无聊,但是相比之下,却远比我天天呆在宫里读书要强多了,而且跟着几位相公,我也学习到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对于咱们大宋的情况也更加的了解,本来我还想重点关注一下南洋那边的扩张情况,可惜这时太后的病已经好了,然后就把我再次赶回宫里。”说到最后时,赵煦脸上再次流露出不满的表情,一张小嘴似乎都可以挂个油瓶了。

看到赵煦的样子,赵颜也禁不住感到有些好笑,当下再次考虑了片刻开口道:“煦儿你若是想要参与朝政的话,我倒是有个办法,就是不知道你是否有胆子去做了?”

听到赵颜的话,赵煦立刻感到眼前一亮,当下有些迫不急待的道:“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