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页

“放心吧,二哥他想留在外面不回来,那就让他在外面多呆一段时间好了。”赵颜这时却显得十分轻松的道,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赵颢在外蚕食他手中的力量。

“三弟,我没听错吧,难道你就这么大方,甘愿把南洋的一些利益让出去?”曹嵩听到这里却是有些不敢相信的掏了掏耳朵道,越州那里可是通往南洋的重要关卡,若是赵颢掌握了那里,肯定会插手南洋的贸易,其中损失的海贸利润还是小事,关键是赵颜在海贸上的声望肯定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他对海军的掌控。

看到曹嵩惊讶的样子,赵颜却是有些诡异的一笑道:“我只是说让二哥他留在外面,又没有说让他呆在越州不动,南洋那边的局势本来就十分动荡,各种突发状况十分频繁,只要安排得当,二哥他就是铁了心的不回来,也别想在越州呆多久。”

“高!实在是高!”曹嵩听到赵颜的话禁不住抚掌大笑道,他没想到赵颜竟然会想到这个办法,以赵颢的身份呆在南洋,若是南洋哪里出了的状况,朝廷肯定会考虑让赵颢前去处理,比如像越州这次的事,再加上赵颜在朝中推动一下,恐怕赵颢根本别想在同一个地方呆在久,这样一来,他也根本来不及在地方上培养什么势力,更别说蚕食赵颜手中的力量了。

“这也是被我那二哥逼出来的权宜之计,算不上多高明,只不过比较有效罢了。”赵颜听到这里则是摆了摆手,其实他很不喜欢这样在背后算计别人,只是赵颢做得有些太过分,他也只能无奈为之。

聊完了赵颢的事,赵颜与曹嵩又聊了几句闲话,然后话题开始转到银行最近的一个大动作,那就是纸币的发行,这个话题也是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提到的。

说起来早在曹嵩成立银行之前,京城就已经有四川大商人成立的钱铺,而这些钱铺就拥有发行纸币的权利,也就是之前市场上流通的交子。不过严格来说,交子并不能算是一种真正的纸币,一来交子的发行并不统一,各个钱铺都有自己的交子,虽然彼此之间也可以兑换,但却比较麻烦,而且交子的发行量也比较小,除了四川之外,也只有京城、洛阳等少数一些繁华的大城市才有流通,其它的绝大地区都无法流通交子,甚至很多人连交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后来曹嵩在赵颜的指点下成立银行,刚开始借助灭夏之战,使得那些缴获了大量战利品的将士愿意把财物存入银行中,而银行则给他们开出存款单或存物单,这些单据有些是记名得,自然是无法流通,但也有单据是不记名的,而且大多是存款单,这种不记名的存款单就可以流通,具备了一些纸币的特征,但它依然不能算是一种真正的纸币。

后来随着银行的发展,不记名的存款业务也越来越兴盛,甚至大宋银行的不记名存款单已经成为商场上交易的常规手段之一,为此曹嵩曾经提议过发行纸币,只是赵颜认为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银行在金融方面的权威性也没有树立起来,所以并没有同意,后来又遇到赵顼推行变法,银行也被变法派所掌控,曹嵩一气之下和赵颜去了南方,纸币的事自然也就没有人再提起。

几年前赵颜回来,曹嵩也再次掌管银行,只是当时银行被变法派搞得元气大作,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才终于恢复了当年的盛况,而且银行的建立也已经十几年了,只要是州府几乎都有银行的分行,地方上的税收、官员的俸禄、朝廷的拨款等,几乎都是由银行代理,这也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克扣,所以银行的理念也早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种情况下,曹嵩认为发行纸币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多次和赵颜提起,赵颜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考虑后,也终于同意了发行纸币,现在大宋银行那边已经开始紧张的筹备,曹嵩也经常与赵颜讨论一些关于纸币的细节。

“三弟,若是纸币发行了,那么咱们大宋的铜钱是不是就要退出市场了,毕竟每年光是铸钱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铜料,而且铸钱的工艺也十分复杂,周边各国又都喜欢收藏咱们大宋的铜钱,所以我觉得不如就直接停了,全部以纸币代替。”这时曹嵩忽然提议道。

不过赵颜听到他的话却是摇了摇头道:“铜钱虽然制造工艺复杂了些,消耗也有些大,不过这几年咱们大宋的铸造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蒸汽机已经投入实用,格物学院那边有人正在研究将蒸汽机应用到铸造上,铸造钱币自然更没有问题,这样一来,铸造钱币就会变得十分简单,而且样式也更加美观统一,成本也会进一步的降低,而且铜钱流通了这么多年,百姓们对它也更加的认可,若是一下子废除也有些可惜,所以我觉得铜钱还是要保留下来,作为纸币的一种补充。”

“补充?”曹嵩听到这里却有些不太明白赵颜话中的意思。

“不错,一枚铜钱就是一文,以现在大宋的物价标准,这个一文可以作为货币的最小单位,我们发行的纸币都在这个最小单位上叠加,比如可以发行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的纸币,若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发行一贯的纸币,方便大面额交易。”赵颜开口解释道,对于货币的面值,他几乎是照搬了后世的纸币,这几种发行面额都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通过数学原理计算得出的,使得面额的结构十分合理,方便流通。

“保留铜钱倒也可以,不过我觉得还是再增加一个一文的纸币,这样每发行一张一文钱的纸币,就可以少铸造一个铜钱,算起来节约了不少成本。”曹嵩这时再次提议道,自从银行归入大宋朝廷后,铸钱之事也并入到银行管辖,曹嵩一直觉得铜钱的铸造太过消耗人力物力,所以一直想要削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