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间包子铺的掌柜姓胡,店铺的真正名字叫做胡记包子,胡掌柜辛辛苦苦的经营着这间包子铺,养活着一家老小十几口,说起来胡掌柜也是个难得的好人,包子铺的收入虽然不多,仅能养家糊口,但是遇到周围的人有什么困难,他也都热心的帮忙,包子铺里因卖不掉快要变质的包子,他也绝对不会第二天再热一遍当成新包子卖,而是把包子分给那些乞丐,这也使得胡掌柜在附近这一片的名声极好,甚至还落得一个“胡大善人”的美名。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东京附近遇到大灾,城中也受到影响,不少店铺都是生意惨淡,胡记包子也同样受到影响,不过因为胡大善人的名声,使得不少人还是愿意来他这里买包子,所以他们一家倒也勉强可以糊口。
但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一天胡大善人去进肉,却被肉行的伙计给骗了,买了一批已经发酸的肉,本来按照大宋的律法,卖这样变质的人是要流放的,但是那个肉行在附近颇有势力,若是胡大善人敢去告的话,顶多只能让那个伙计给流放了,但却会因此而得罪了肉行,以后他也别想再买到一斤肉了。
若是放在以前,胡大善人肯定会自认倒霉的把这批肉给埋了再买新肉,哪怕是亏了自己也不能昧着良心用这种酸肉做包子,但是这段时间包子铺的生意如此惨淡,店里根本周转不开,之前买肉已经花掉他手中大部分的积蓄了,根本没有钱再买新肉了,如此一来,若是不用这些酸肉的话,那他的包子铺就只能关门了,他们一家也只能等着活活的饿死。
说到这里时,赵颜忽然停了下来,然后一脸郑重的对赵煦道:“煦儿,若是换做你是胡大善人会怎么做?”
第八百二十七章 包拯的处罚
赵煦正听得入神,却没想到赵颜忽然问起他若是胡大善人,当时会如何做,这让他几乎毫不思索的就回答道:“虽然我现在知道酸肉吃不死人,而且还十分美味,但这却是大宋律法禁止的,所以我若是胡大善人,肯定不会用那些酸肉做包子。”
赵煦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无论再怎么早慧,思想也还是太过理想化,根本没有考虑当时胡大善人的处境,因此这时赵颜开口提醒道:“煦儿,你生于帝王之家,并没有体会过普通人喜怒哀乐,这是你身上的一大缺陷,你现在认真的想一想,若是胡大善人真的把那些酸肉给扔了,那么接下来他会如何?”
“这个……”赵煦听到赵颜的提醒先是一愣,接着这才想起来,刚才三叔已经说过了,胡大善人家中已经没有余钱再买新肉了,若是没有原料,胡记包子铺自然也开不下去了,而之前三叔也说过,胡家上下十几口都人,都靠着包子铺来养活,若是没有了这个收入来源,那胡家上下岂不是要被饿死?
看到这时赵煦脸上露出的迟疑表情,赵颜也知道他终于体会到胡大善人当时的为难处境了,当下再次开口道:“煦儿,胡大善人当时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边是他们胡家上下十几口人的性命,一边则是他的良心道德,以及可能面对的大宋律法,不过最后他终于还是选择了亲情,这对于一个一心向善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决定。”
“那后来呢?”赵煦这时也体会到胡大善人当时的矛盾心理,对于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可以理解,同时也对这段旧事更加的感兴趣了。
“呵呵,后来的事情就更有趣了,也许是胡大善人以前做多了善事,使得老天都保佑他,他用酸肉做的包子竟然无比的美味,第二天买他包子的人都称赞不止,之后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买包子,结果短短月余时间,甜水巷的胡记包子就传遍京城,这也使得胡记包子的生意暴涨,胡家也为此赚了不少的钱。”
说到这里时,只见赵颜忽然露出一个淡然的微笑,然后对赵煦再次开口问道:“煦儿,还是刚才的那个问题,若你是胡大善人的话,这时应该会怎么办?”
“呃?”听到赵颜的这个问题,赵煦却是愣了一下,然后一脸莫名其妙的道,“这还能怎么办?坏事变成了好事,胡大善人自然为此十分高兴,然后好人有好报,胡家肯定凭借着酸肉包子赚到很多钱财,日后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了。”
“呵呵,煦儿你这样想可就错了,或者说你太低估胡大善人了!”赵颜这时却是再次微笑着开口道,当然他听到这里时,也与赵煦的反应差不多,认为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却没想到整个故事到这里却才刚刚开始。
刚开始时的确像赵煦说的那样,凭借着酸肉包子,胡大善人一家的确是赚到了不少的钱财,家人也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胡大善人心中却有一根刺,那就是他一直觉得自己将酸肉做成包子卖出去很不仁义,心中也充满了愧疚,而且家里赚到的钱越多,他的愧疚也就越深。最后胡大善人终于承受不住内心的愧疚,竟然主动去了开封府那里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