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也就是原来历史上的宋哲宗,他的确是个不错的皇帝,可就是太短命了,才二十多岁就死了,赵颜算了一下,若是赵佣就是赵煦,并且他依然像历史上那样活了二十多岁,那么他去世的时间也就在十几年后,万一他再像历史上那样没有儿子,当时高太后也已经去世了,如此一来,如何立新皇的事恐怕还得麻烦他。
一想到上面这些,赵颜就感到无比的头痛,这次新皇登基的事已经把他搞的筋疲力尽了,同样的事他可不想再做第二遍,所以在得知这件事后,他再也没有心思去钓鱼,开始专心的关注赵佣改名的这件事。
几天之后,朝中再次传来消息,赵佣的新名字终于确定下来,而且就叫赵煦,虽然赵颜知道这个赵煦和历史上的赵煦虽然名字一样,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毕竟其它的皇子登基后也可能改名为赵煦,不过也更有可能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所以赵颜为此再次头痛起来,满脑子都在想万一赵煦真的像原来历史上那么短命怎么办?
因为这件事,赵颜一连苦恼了好几天,甚至曹颖她们都看出赵颜有心事,为此还询问过他,可惜这件事赵颜却不知道该怎么和她们说,于是曹颖她们也就理解的没有再问,最后赵颜忽然想明白了,既然这件事都已经发生了,赵煦也已经登基为帝了,自己再怎么烦恼也无法改变这件事的结果,既然如此,那就索性不去想,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想通了上面这个问题,赵颜感到脑子中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当下再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开始享受自己这难得的悠闲生活,平时没事时就找黄五德等人去钓鱼,或是去城外的军校和格物学院转一转,心情好时顺便还会去学院讲上几节课,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名望,每次讲课都是学院的大事,每次前来听课的学生也人山人海,甚至连国子监或太学中的学生也特意跑到学院中旁听,这也让赵颜十分高兴,因为这说明他传播出去的那些知识,已经越来越被大宋所接受。
不过也就在赵佣改名为赵煦后没多久,宫中的高太后终于传来消息,赵煦终于可以外出去赵颜这里学习了,本来这个条件是当初他们交易的三个条件之一,只不过前两个条件高太后已经陆续完成了,只差这最后一个条件她却是尽量拖延。
赵颜知道这是高太后想借着赵煦刚刚登基的机会,与他先培养出一些感情,所以才不想让赵煦与自己见面,可惜她却不知道,当初赵颜带着赵煦去东京小学时,彼此间已经打下了感情基础,另外还有赵佾等人虽然落选,但他们却已经开始在东京小学读书,并且与赵颜的儿子赵佳关系极好,通过赵佳与赵佾等人的闲聊赵颜知道,宫中的赵煦对赵佾他们能够去小学读书十分羡慕,早就盼着能够去赵颜那里学习了。
今天是初一,正是赵煦要来赵颜这里的日子,以后每隔五天他都会来赵颜这里学习一天,并且晚上不用回宫,第二天一早再回去,这也是赵颜好不容易才与高太后讨价还价争取来的条件。
这天一早,太阳才刚刚露出半张脸,赵煦就在禁卫的护卫下来到赵颜的别院,虽然赵煦是他的侄子,不过赵颜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傲慢,而是亲自出去来到门外迎接,赵煦本想下车行礼,不过赵颜却是阻止他道:“陛下不必下车了,臣要带你去一个地方,咱们现在乘车就去吧!”
听到赵颜如此说,赵煦就请赵颜上车,然后赵颜把地址告诉车夫和护卫,然后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向城外赶去,不过马车上赵煦却不知道赵颜要带他去哪,当下开口问道:“三叔,您这是要带我去哪里啊,咱们不是要上课吗?”
“呵呵,上课的方式有许多种,并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死读书,这点想必你在小学里也见识到了,至于要去哪里,到时你就知道了!”赵颜则是笑着开口道。
听到赵颜如此说,赵煦也是懂事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不过紧接着他却又有些苦恼的道:“三叔,当初你带我们去小学,是不是就要从我和大哥他们之中挑选出新的皇帝啊?”
赵煦他们年纪虽小,但一个个聪明伶俐,这时自然也能猜到当初赵颜带他们去小学的原因,更何况这件事随着赵顼的去世,也慢慢的传了出去,所以赵煦知道也不奇怪。
“不错,当初你父皇病重,你们又太年幼,所以他拿不定主意要选谁继承皇位,于是就把这件事交给我了。”赵颜点了点头,不过他不知道赵煦为什么要问这件事?
没想到赵煦听到赵颜的话却是小脸一垮,一脸不情愿的道:“三叔你可真是害苦我了,为什么你不挑选大哥他们,却让最小的我来当这个皇帝,你可不知道,自从我当皇帝后,不但不能和母亲住在一起,而且每天都被先生逼着学这学那,甚至连大哥他们对我都不怎么亲近了,宫里的宫女内侍见到我更是怕的要命,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