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下面的曾公亮等人也都是悲声叫道,虽然赵顼执政期间引起了变法,造成了不少的失误,但是总的来说,赵顼依然不失为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其中吕惠卿哭的最大声,因为赵顼这一去,他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日后这朝堂上恐怕将再无他立足之地了。
也就在赵颜他们痛哭之时,早就等候在一旁的曹佾等御医上前察看赵顼的脉相,结果确定他已经驾崩后,再次起一阵痛哭之声,不过这阵哭声并没能持续太久,很快就见司马光站起来大声道:“太后!陛下驾崩虽然万民悲痛,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新皇,刚才陛下驾崩前说传位诏书已经在越王手中,可否请越王现在宣读!”
国不可一日无君,随着皇帝的驾崩,新皇必须在第一时间确立,这也是大宋立国以来的传统,所以司马光的话也引起曾公亮与陈升之等人的赞同,整个大殿中的人全都看向了跪伏在赵顼床边的赵颜,只是赵颜一时间还没有办法从悲痛中清醒过来,迟迟没有站起来。
“越王!皇儿驾崩的事没有人比哀家更加悲痛了,不过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还请你出示传位的诏书,早日确立新君才是!”这时高太后也止住哭声,大声对赵颜开口道。
听到高太后的话,赵颜这才清醒过来,虽然他感觉到高太后话中有些不善,不过现在他也懒得再计较,当下只见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然后站起来转过身,扫视了一下整个大殿,这才从怀中掏出一份诏书道:“皇兄的确已经将传位诏书给了,为了表示公正,请太后和皇后亲自观看诏书!”
赵颜说着把传位诏书送到高太后和向皇后面前,高太后也没有客气,当下亲自走过来接过诏书,然后打开观看,结果只见上面只写了一句话:“传位于五皇子赵佣!”
经过短短几天的观察和了解,赵颜最终还是决定立赵佣为赵顼的接班人,因为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赵佣都比他的哥哥们要优秀,唯一能够与赵佣相比的赵佾,却又因为血统的关系被排除在继位的人选之中,至于赵仅等人却根本不适合做一个皇帝,于是赵佣也就成为赵颜唯一的选择。
看到诏书上果然是传位给赵顼的儿子,而不是自己担心的那样传给赵颜,这让高太后总算是松了口气,然后将手中的诏书交给向皇后,向皇后观看后也是脸色一松,然后又将诏书交给曾公亮等人传阅。
曾公亮等人看到这份诏书时,一个个也是神色不一,比如曾公亮与陈升之两人就露出惋惜的神色,因为他们觉得赵颜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而吕惠卿则是露出欣喜的表情,赵颜本来就不喜欢他,所以无论是哪个皇子做上皇位都比赵颜要强,而司马光是露出本该如此的表情,因为在他看来,皇位本来就应该父传子、子传孙,这样才是皇朝正统。
对于周围众人的反应,赵颜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当他把诏书交给高太后,他只感觉肩头上的一下子轻了许多,再也不必为储君的人选而烦恼,接下来就只需要尽心的辅佐赵佣,将他培养成为一个好皇帝就行了。
就在赵颜发愣之时,外殿的赵佣也被众人请进内殿,然后在高太后和向皇后的见证下,赵佣成为大宋的新皇,只是这时的赵佣还有些搞不清楚情况,对于高太后和向皇后他并不怎么亲近,反而对认识没几天的赵颜十分依赖,因此眼睛一个劲的看着赵颜,眼神中满是求助的神色,旁边的高太后看在眼里,脸上却露出不悦的神色。
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好
赵顼驾崩,新皇登基,整个天下也为之震动,不过在震动过后,大宋国内却依然运转如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皇帝离他们太过遥远了,皇位的更替更是很难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所以他们才不会关心头上的皇帝是谁。而对于天下百官来说,赵顼驾崩的消息虽然震惊,但是朝中有越王担任着摄政,政务也如往常般运行如常,所以官场上也慢慢平静下来,官场和民间都没事,天下间自然也不会有事。
不过上面所说的天下并不包括开封城,做大宋的国都,每当新旧皇权交替之时,都是京城中风云变幻之日,各方面的权力波动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足以将人撕成碎片的权力风暴,而作为摄政的赵颜则刚好处于这个这个风暴的正中心,虽然暂时看起来十分平静,但是天知道周围的狂风会在什么时候撕扯到他身上?
对于这场新旧权力的交替,也许别人看得很重,但是赵颜却根本没放在眼里,一来他不是普通人,早在赵曙还在世时,他就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望,经过变法之乱后,又是他力挽狂澜将拯救大宋于水火之中,再加上这几年军校的学员在军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东京小学毕业的学生也开始走上社会,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学生,最后还有海外的发展,可以说赵颜拥有着十分惊人的影响力与潜势力,想要动摇他在大宋的根基根本不太可能。
当然自身强大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赵颜根本没有把摄政这个位置看得太重,他知道周围有许多人都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不过他当初之所以接下这个位置,主要还是赵顼带病央求的原因,否则以他的性子,根本不会自讨苦吃的接下摄政这个位子,所以无论周围有多少人窥视,他根本不在乎,最糟糕的情况无非也就是他把担子一扔,然后继续去广州玩自己的大航海时代,反正也没有人敢真正的把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