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赵顼如此说,赵颜也不禁松了口气,刚才赵顼那么说,他都以为对方铁了心的要传位给自己了,闹了半天赵顼也没能下定决心,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无论是谁,儿女们都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所以从本心来说,赵顼肯定更希望让自己的儿子拉位,只是他的儿子太过年幼,又有赵颜这么一个优秀的兄弟,所以赵顼才拿不定主意。
“大哥,你不要再犹豫了,皇侄们虽然年幼,但最大也都十岁了,再过几年也都可以处理朝政了,大不了这几年我暂时帮他们处理一下政务就是了!”赵颜当即再次开口道,为了摆脱皇位的束缚,他宁可再牺牲几年的时间。
听到赵颜如此说,赵顼的脸上也露出犹豫的表情,不过最后即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反而开口问道:“三弟,我的儿子众多,但偏偏皇后无所出,所以对于立哪位皇子为太子的事上,我也同样拿不定主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赵颜听到这里也露出犹豫的表情,按照原来的历史上,赵顼之后传给了儿子赵煦,说起来这个赵煦倒是很有作为,不但恢复了不少变法,而且还将西夏打的连连上书求和,可惜赵煦却比赵顼还要短命,二十四岁就去世了,而且赵煦无子,于是皇位就落到他弟弟赵佶,也就是北宋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宋徽宗的手上,在这个昏君的带领下,终于使得北宋落得个灭国的下场。
想到上面这些,赵颜也不禁皱紧了眉头,赵煦虽然能干,算是一个十分有作为的皇帝,但他却太过短命了,而每次皇位的交替都将产生巨大的震荡,所以赵颜并不太愿意让赵煦登基,不过十分糟糕的是,赵颜并不知道赵煦是赵顼的哪个儿子,也许这样说有些奇怪,但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赵顼的儿子中并没有一个叫赵煦的。
刚开始赵颜还有些奇怪,以为赵煦受自己的影响消失在这个历史上,但是后来熟悉了大宋的律法后他才明白过来,很可能是因为赵煦登基之后改了名字,这并非不可能,因为身为皇帝,赵煦的名字同样也是意义重大,若是原来皇子的名字不太好,改名也是在情理之中,但这也导致了每一个被立为储君的太子,都可能会改名为赵煦。
第七百五十六章 又见两道圣旨
在原来的历史上,赵顼共有十四个儿子,不过奇怪的是,前面的几个儿子竟然全都是早矢,反倒是后面生的儿子全都活了下来,按照赵颜的猜测,这很可能与徐得祖有关,因为原来的历史上没有他的介入,徐得祖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一直呆在宫中,最后像他父亲一下,开始暗杀那些刚出生的皇子,不过可能又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比如徐得祖身份暴露或是早死,这才使得赵顼剩下的儿子活了下来。
不过在赵颜穿越的历史时空中,因为他的介入,不但使得徐得祖早死,而且连赵顼的皇宫都发生了一些变法,这也使得赵顼的儿子达到十八个,其中只有一个因病而早矢,剩下的至少到现在都还十分的健康,其中最大的一个今年都已经十岁了,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是历史上孩子继承皇位的事数不胜数,所以赵顼传位给一个孩子也很正常。
不过赵顼的儿子一多,却给赵颜带来不小的麻烦,首先他想确定这些孩子中哪个是历史上的宋哲宗赵煦,可惜赵煦在登基之前并不是用的这个名字,至于本来的名字赵颜也不记得,甚至连他排行第几都不记得,如此一来,赵颜根本无法判断出赵煦到底是哪个皇子。
说起来赵煦虽然是个好皇帝,但却不长命,所以赵颜并不愿意让他坐上皇帝,另外还有赵顼的另一个儿子赵佶,这个家伙倒是很好认,因为赵顼的儿子中的确有个皇子名叫赵佶,母亲是陈氏,这也与历史上的相符,当然现在的赵佶才四五岁,暂时还看不出日后的样子。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赵顼在询问赵颜哪个皇子更适合接任皇位时,他才会表现的有些犹豫不决,一来他不想再让原来历史上的赵煦坐上皇位,但却不知道谁是赵煦,二来赵颜这几年都在广州,对于赵顼的几个儿子了解不多,所以让他在几个皇子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这简直太难了。
看到赵颜被自己的问题为难的皱眉思索,赵顼苍白的脸上再次露出一个无力的微笑,只见他勉强伸出手拍了拍赵颜的肩膀道:“三弟,这件事是不是让你十分为难?”
“这个……”赵颜脸上也再次露出一个苦笑,然后无奈的实话实说道:“大哥你的儿子众多,有几个还是我离开京城后出生的,所以我根本不了解他们的脾气禀性,再加上孩子的性格多变,谁也不知道他们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人,而我又不可能随意的指出一个皇子给大哥做参考,所以……”
“其实别说是三弟你了,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同样有这样的顾虑,我的那些儿子都太小了,谁也不知道他们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让我把这大宋的江山交给他们手中,让我实在是难安啊,这也是我想把皇位传给三弟你的主要原因之一。”赵顼这时再次无力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