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曹诱脸上也不禁闪过一丝不甘的神色,最后终于抬头向赵颜问道:“贤婿,京城禁军落到现在这种地步,我也感到十分痛心,只是不知道你打算如何整顿?”
看到曹诱终于表态,赵颜也感到心中一松,当下上前一步开口道:“岳父,京城禁军落到现在这种地步也并非一日之功,所以想要整顿京城禁军,也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我准备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计划……”
赵颜说着就把自己准备的整顿计划向曹诱详细的解释了一遍,这个计划已经经过杨文广的修改,变得也更加的合理。首先京城禁军落到现在这种地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过安逸,上百年不上战场,再怎么强大的军队也会变成废物,所以赵颜的第一步就是打破这种安逸,从禁军中挑选出两万人的精锐分派到西北和河北等地,在地当驻守满三年才能回来。
另外调出去两万京城禁军,京城的防御也就有些空虚,所以赵颜计划从西军和河北军中抽调一批禁军入京,这批军队将以军校毕业的学员,以及这些学员手下的军队为主,毕竟他们一般都出身将门或是军中,又经过军校的学习,在忠诚方面可以保证。
等到三年期满之后,外调的京城禁军归来,赵颜将会再挑选两万人到边疆驻扎,日后这将成为一个常例,直到所有京城禁军都轮调一遍,虽然这么做的效果很慢,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提高京城禁军的整体战斗力,但却胜在稳妥二字,而且遇到的阻力也最小,这也正是现在最适合大宋情况的方式。
曹诱听完赵颜的计划,特别是听到一次只抽调两万人到边疆驻扎,这让他也是松了口气道:“仅仅只是抽调两万人的话,问题倒是不大,当然这肯定会有人反对,不过将门之中有很多人家的子弟都在西军或河北军中,到时可以优先挑选一些将门的人回来,想必也就不会有什么怨言了。”
赵颜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他却又呵呵一笑道:“岳父,除了抽调京城禁军去边疆驻守外,另外京城禁军还有一点需要改变,那就是不能再让人把家族中不成器的子弟塞到京城禁军中混资历了,日后凡是京城禁军的将领,全都需要从军校中毕业,当然这件事一时间也急不来,不过可以从现在开始,把今年从军校毕业的学员调进京城禁军中一些,这样逐年更替的话,相信用不了几年就会让京城禁军大变样了!”
“这个……”听到赵颜又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曹诱却不禁苦笑一声,本来所有人都争抢着要把家中的子弟送到禁军中,现在赵颜又提出将军校毕业的学生塞到京城禁军中,这下他这个殿前司的都指挥使恐怕会更难做了。
看到曹诱脸上的苦笑,赵颜也自然明白他在想些什么,当下嘿嘿一笑又道:“岳父,其实您也不必太过为难,军校毕业的学生先不急着往京城禁军里调,咱们先把要抽调京城禁军驻守边疆的消息放出去,然后再加上一句,就说抽调去的军队优先考虑年轻人,特别是今年进入军队的将官,更是全部会调到边疆驻守,如此一来,您觉得还会有人缠着您吗?”
“妙啊!”曹诱听到这里也不禁抚掌大笑道,若不是赵颜提醒他都差点忘了,那些将门之所以拼命的把自家不成器的子弟塞到京城禁军中,图的不就是个安逸吗,可是现在京城禁军也要驻守边疆,到时恐怕就算是那些将门愿意,那些被送来的纨绔子弟也会哭着喊着离开,毕竟驻守边疆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可能丧命,就凭那帮不成器的东西,连个军校都不敢进,更别说让他们上战场上玩命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 折家军
取得了杨文广与曹诱两人的支持,赵颜对京城禁军的整顿也终于可以正式展开了,首先是杨文广与曹诱两人出面,说服了一批将门支持这件事,随后赵颜就宣布整顿京城禁军并且每隔三年抽调一批京城禁军去边疆驻守的消息。
结果这件事刚一公布,立刻引起不少的反对,其中朝堂有不少官员认为京城禁军责任重大,绝对不能轻易调动,也有一些人说京城禁军镇守京都是祖制,绝对不能轻易改动等等,反正什么样反对的理由都有,甚至赵颜还听说以高家为首的一些将门,竟然跑到高太后那里哭诉,在背后告赵颜的黑状,说他惑乱朝政,虽然高太后与赵颜的关系一向不怎么样,但也知道现在朝中绝对不能没有赵颜,所以最后把那些人全都赶了出去。
不过反对的人虽多,但是支持的人也同样不少,其中杨文广和曹诱两人已经说服了一大批将门,他们大多都是军校的即得利益者,这次赵颜又对他们提出一些补偿,所以他们自然会全力支持赵颜。
另外还有司马光为首的一些官员,他们早就不满京城禁军这些尸位素餐之辈,借助这次的机会,他们也是大肆抨击京城禁军的无能,更有不少人借助报纸揭露了京城禁军中的一些黑幕,结果引得全国哗然,不少有识之士都纷纷表示支持赵颜的这次整顿。
不管外界怎么争吵,赵颜早已经下定决心要整顿京城禁军,因此他很快就顶着反对的声音将这件事推行了下去,第一批要到边疆驻守的京城禁军已经挑选完毕,趁着那些反对者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他就已经派人将这批军队送到西北的边疆了,紧接着他又发布命令,从西军和河北军中分别挑选出一批军队入京,而且优先挑选当初灭夏之战和收复燕云这两次大战役时立下功勋的军队,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另类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