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听到曹颖如此说,特别是看到她脸上担心的表情,赵颜也感觉心中一软,毕竟现在他也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身边不但有曹颖她们,另外还有一帮子儿女,他们都需要由自己来保护,为了自己的家人,他也不得不为自己做打算。

想到这里,赵颜当下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好,这几天我就做一下准备,另外你也要给大姐去封信,让她帮咱们安排一下住的地方,说起来你们长这么大肯定还没见过大海吧,到时我让人打造一艘坚固的海船,咱们一家人出海去游玩!”

看到赵颜终于同意离开京城,曹颖也是喜形于色,她对大海固然好奇,不过最高兴的还是赵颜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新旧两党的争斗牵扯其中了。

第二天一早,赵颜就找来徐元与曹嵩商议离开京城的事,这段时间赵颜天天进宫劝说赵顼,使得他们也不好再来找赵颜钓鱼,今天好不容易等到赵颜主动找他们,却没想到一开口就是离开京城这样的大事。

“三哥儿,我们三人的身份都有些特殊,想要随时离开京城去南方恐怕有些不容易吧?”赵颜的话音刚落,曹嵩就开口提问道,他和徐元是驸马,赵颜则是郡王,算起来都是大宋的宗室,而大宋对于宗室一向管理十分严格,一般没有朝廷的允许是不能擅自离开京城的,所以曹嵩才会如此问。

“这件事你们不必担心,我自然有办法让大哥放我们离开!”赵颜却是自信满满的道,这件事对别的宗室来说可能很难,但是对他来说却很简单,甚至他手中还有一个王牌,只要把那东西拿出来,就不怕赵顼会不同意。

“三弟,我们离开京城去南方应该不仅仅只是为了避祸吧?”正在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徐元忽然问道,同时脸上也带着几分莫名的兴奋之色。

“这个……”赵颜听到徐元的话却是露出迟疑的神色,过了一会这才开口道,“咱们去南方主要就是为了避祸,至于去南方后要做什么,这个我还没有想好,不过为了应对大哥这边变法失败所导致的糟糕局面,我应该会在南方做一些准备!”

虽然赵颜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最后几句却是暴露了他在南方的确并不仅仅是了避祸的打算,这让徐元和曹嵩听到这里也都露出兴奋的表情,他们这段时间都是闲的厉害,正所谓静极思动,现在听到跟着赵颜有事情做,自然都十分高兴。

说来也巧,就在赵颜刚刚送走了徐元和曹嵩二人,却没想到苏轼与苏辙兄弟,另外还有李公麟竟然一起来到他府中拜访,而且苏轼刚一见到赵颜,立刻就苦笑一声道:“郡王,苏某这次是来向郡王告别的!”

赵颜猛然间听到苏轼要走,也不禁愣了一下,立刻开口问道:“怎么回事,子瞻兄你怎么也要走?”

“郡王,这次不但子瞻兄要离开,我与子由兄也在京城待不下去了,所以这次也要与子瞻兄一起离开京城!”还没等苏轼回答,旁边的李公麟却是抢先开口道,只是一向性格开朗的他这时也是满脸苦笑,与旁边的苏轼简直如出一辙。

“到底怎么回事,难道是与变法有关?”赵颜这时联想到京城一波又一波的官员被贬出京,当下也有些不好的预感道。

“郡王英明,我与伯时掌管着大宋日报的审阅事宜,本来也算做的不错,大宋日报的发行量也是蒸蒸日上,可是自从变法之后,朝廷时不时的就要我们刊登一些变法的消息,刚开始还好,只是对新法进行一些宣传,可是随着新法的施行越来越艰难,朝廷也让我们加大宣传的力度,甚至为新法朝廷辩护,可是新法现在被那么多人唾骂,我们报社却要为新法说好话,这已经让不少人开始骂我们报社没良心,是新党的狗腿子之类的,反正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我与伯时兄实在是不想再被人骂了,所以已经打算辞职不干了。”苏辙这时也难得露出愤怒的表情道,他的性子比较柔和,极少见他发脾气,现在却表现的如此愤怒,看来的确是被人骂的不轻。

就在苏辙的话音刚落,只见苏轼也抢先开口道:“子由你与伯时只是被人骂一骂,可是为兄就惨了,保甲法一出,天下需要的兵器成倍增长,军器监根本供应不过来,新党那些人就说我们军器监办事不利,为此苏判监已经与新党争吵了无数次,更过分的是新党也开始向军器监中安插人手,昨天苏判监刚刚上书请求外调,只剩下我一个人实在是独木难支,所以我还不如也自请出京,免得日后因此而获罪!”

听到苏轼两兄弟的诉苦,赵颜也不禁沉默下来,其实对于类似于苏轼兄弟和李公麟这样遭遇的情况他也知道一些,这些天出京的官员络绎不绝,除了一部分是被贬官出京的外,还有一部分则是自己主动要求出京,毕竟他们一方面对新党十分不满,但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而且又担心惹祸上身,所以才做出自请出京的决定,这点倒是和赵颜一样,他也同样准备自请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