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大权之后,王安石也立刻开始了行动,很快就奏请赵顼成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名义上由他和陈升之掌管,但是陈升之因为与王安石在对制置三司条例司取名字时分生争执,结果一气之下称病,竟然不再过问政务,结果制置三司条例司其实也就成为王安石的一言堂。
制置三司条例司其实就是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机构,成立之后立刻对全国的财政进行统计,并且还派人到全国各地清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等事,这些也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变法做准备。
本来这些事情与曹嵩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是王安石竟然对银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估计他也是看到银行在财政上的巨大作用,所以才想要将银行纳为已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不断的以朝廷的名义往银行中安插人手,本来这些人进入到银行,都应该听从曹嵩的安排,可是也不知道王安石怎么挑的人,派到银行中的官员一个个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根本就不听曹嵩的话,反而还借助朝廷的威势胡乱指挥,已经给银行的管理造成一些混乱,所以曹嵩才会如此的生气。
只见曹嵩听到赵颜的话后,却是气的咬牙切齿的道:“何止是塞人,现在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夺权了,今天条例司来了一个什么三司判官,非要查我们银行的账册,另外还有客人存取款的记录,可是我们银行早就向客人保证过,他们的存取款记录绝对会保密,任何人都无权查看,可是现在若是让朝廷拿走了,那我们的银行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嘶~这位王相公也太胡闹了,银行可是关系到天下间半数的财富,若是因为他们搞出什么乱子,恐怕连我们大宋的根基都会动摇啊。”这时徐元听到曹嵩的话也是倒吸了口凉气道,他虽然接触银行的时间不久,但因为经常和赵颜在一起,所以对银行的认识比一般人还要深刻。
“谁说不是啊,我们银行内部对那些记录也都进行着绝密保护,可是现在朝廷竟然无故要查看,这简直就是在挖银行的根基啊,万一传出去的话,恐怕我们的银行也就不用做了!”曹嵩说到最后时,再次气呼呼的坐下道,自从他开办银行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如此生气。
“九哥儿你也不必生这么大的气,既然王相公看中了银行,恐怕以后还会派更多的人接管银行,所以你也要早点做好准备,大不了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直接辞去银行行长的职务,把银行整个的丢给朝廷就是了!”赵颜这时却是笑呵呵的道,虽然银行的建立他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甚至在其中还有不小的股份,不过王安石变法的大势已成,他也没办法阻止,所以还不如大方点,把银行交出去算了。
“三哥儿,银行可是咱们的心血啊,就这么交出去难道你就不心疼?”曹嵩听到赵颜的话却是一脸焦急的道,他已经把银行看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现在让他把一手养大的孩子送人,这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不要舍不得,现在交出去刚好让九哥儿你休息一下,也好有时间陪一陪我三姐,至于银行反正也跑不了,而且以后也未必没有机会拿回来!”赵颜这时却是笑着安慰道,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应对变法的计划,只是他现在却在犹豫是否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第六百一十六章 苏轼与沈括也来了
熙宁元年二月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四月派人清查全国农田水利和赋役,七月就颁布了第一条新法,也就是历史上的均输法,九月颁布了青苗法,十一月颁布了农田水利条约,随着这三条新法的颁布,也标志着王安石正式的拉开了变法的大幕。
“胡闹!这哪里是变法,简直就是向所有人宣战,按照他们这种搞法,最后非要惹得天怒人怨不可!”苏轼一掌重重的打在河边的柳树上,满脸都是痛恨的表情道,依然是赵颜家附近的汴河边,赵颜也依然悠闲的钓着鱼,只不过他身边陪他钓鱼的人多了起来,不但有徐元和曹嵩,另外还有苏轼和沈括,只是苏轼和沈括是今天才刚来,而且情绪十分的激动,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钓鱼。
“可不是吗,虽然均输法和青苗法的本意都是好的,但他们也不想想能不能实行下去,其中均输法触动的是那些大商贾的利益,可是这些大商贾背后几乎都站着一个或数个靠山,想推行下去几乎难比登天,而青苗法更是天真,若是让那些地方官府执行的话,最后还不知道被他们改成什么样子,恐怕这个利民之法最后会变成害民之法!”沈括这时也是捶胸顿足的道。
沈括在地方上为官多年,自然知道地方上的官员都是什么德行,事实上他的判断也十分准确,在原来的历史上,均输法在颁布之后,仅仅只是在小范围内施行,根本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至于青苗法更是成为各官府强行向百姓贷款敛财的工具,使得各地的百姓苦不堪言,这也成为后来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哥儿,眼看大宋就要被变法搞的乱成一团,难道你就不着急吗?”这时手持钓竿的曹嵩扭头向赵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