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赵颜并不知道王安石说的这些话是真是假,不过他认为对方并不是个沽名钓誉的人,至少不会像曹颖猜测的那样,所以王安石的这些话还是有些可信的,另外王安石的人品也绝对没有问题,这点赵颜也是丝毫不怀疑。

想到这里,赵颜当下也是十分热情的道:“临川先生,今日天气炎热,我们就不要在这城门前谈话了,我已经在奇味楼设下接见的酒宴,咱们到那里边吃边谈!”

“即如此,那王某也就叨扰了!”对于赵颜的邀请,王安石也十分爽快的答应道。

他这次进京除了同意朝廷的征召外,最主要的就是对赵颜这个人十分的好奇,赵颜流传出去的那些知识他也都已经研究过了,其中有些东西也让他大为震惊,后来赵颜开办格物学院,王安石也本想来看看,只是当时没有时间,接着又发生了灭夏之战,大宋军队凭借着火器一举灭掉这个强敌,也许别人都以为火器是大宋军器监研究出来的,但是王安石却从一些朋友那里知道,火器与赵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让他对赵颜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变法

奇味楼是曹颖和薛宁儿她们赚私房钱的地方,这里的菜式也都是赵颜从后世带来的,大都是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菜式,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这些菜式显得很是奇特,再加上刚开始时,奇味楼大量使用辣椒和西红柿这些新奇的原料,于是就有了奇味楼这个名字。

今天赵颜在奇味楼给曹嵩接风,包下了整个三楼,其实这个三楼平时就不对外开放,只是承接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酒宴,因此整个三楼也没有隔间,只是一个大厅,坐下二三十人也不会觉得拥挤,不过今天却只有赵颜和王安石、曹嵩,另外还有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至于王诜估计也知道赵颜肯定不欢迎他,所以干脆也就没来。

“临川先生,这次你能够进京入仕,想必肯定是想有一番作为吧?”酒过三巡之后,赵颜尝了一口水煮鱼,然后这才笑着对王安石问道,他很想知道王安石为何会忽然同意出仕,按说现在赵曙当朝,王安石就算是想变法恐怕也得不到什么太大的支持。

赵颜的话音刚落,还没等王安石开口,却只听那个王雱却是笑着开口道:“郡王说的极是,父亲之名早已经天下皆知,朝廷又是再三相召,我父亲本来无意于功名,只是这次实在拒绝不过,所以才同意出仕,也免得朝廷一直对父亲念念不忘。”

王雱的话一出口,赵颜和王安石几乎都是同时一皱眉,因为王雱的话实在有些太过狂傲了,里里外外的意思好像是朝廷求着王安石出仕,甚至还有些贬低朝廷的意思,赵颜身为大宋的皇子,可以说朝廷就是他们家的,听到这种话自然有些刺耳。

“雱儿无礼,朝廷数次征召为父,那是朝廷对为父的看重,同时也是陛下对臣下的恩赐,为父之前只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担心无法承担大任,这才一直没有同意,这次看到朝廷一战而灭西夏,大涨我宋人志气,虽然王某自觉无法与朝中诸公相比,但也想为我大宋尽一些绵薄之力,所以这才同意出仕。”王安石先是教训了儿子几句,然后又对赵颜开口道。

赵颜听到这里也不禁一愣,王安石的话其实很好理解,无非就是他觉得大宋灭掉西夏之后,朝中大有可为,所以他这才同意出仕。说起来这也很正常,毕竟大宋现在军威大振,再加上大宋本来就是三国中最富裕的一个,可以说有钱又有人,甚至很可能向辽国出兵,就算灭不了辽国,但至少收复燕云之地还是可以的,要知道这可是连太宗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如此大的功业,王安石想要在其中出一份力也很正常。

“原来如此,临川先生倒是选择了一个好时候,说起来西夏虽灭,但还有北辽这个强敌,另外南方的大理等国也同样不安宁,可以说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临川先生能够在此时出仕,不但让我大宋多了一位能臣,同时也能为天下的有才之士做出一个表率,相信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出仕,到时我大宋也将会增添更多的能臣!”赵颜并没有理会王雱的话,而是笑着对王安石开口道。

对于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赵颜在后世的历史上也有所了解,知道这个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是十分的孤傲,时常对别人说他不能做小官,而且还写文章评论天下之事,甚至连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条例也是出自他之手,可惜他这个人却不长寿,二十多岁就死了,而且他的妻子后来还改嫁给了赵颜的二哥赵颢。

看到赵颜对他连理都不理,王雱的脸色也不禁一变,目光中也露出几分阴沉之色,说起来他向来自诩为天下英才,平时自视极高,别说是在同辈之中,甚至连天下人都不放在眼中,不过这两年赵颜却是凭借着传授的新学快速崛起,虽然很多人说他是旁门左道,但也不得不承认赵颜学识的渊博,王雱在江宁时,就听说过赵颜的大名,特别是王安石也数次当着他的面夸奖赵颜,这让他对赵颜也不禁起了争胜之心,却没想到赵颜根本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