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完城墙上的防务后,杨文广又检查了一下城内的防务,最后从庆州城的南门出了城,来到城外的驻扎的军营,庆州城驻扎着两万大军,其中只有五千人常驻着城内,剩下的一万五千人平时都驻守在城外的军营里,毕竟太多的军队进到城,很可能会出现扰民的事,所以军队的军营一般都驻扎在城外,平时与城内的守军定时轮换。
上次参与三川寨之战,并且作为杨文广副手的古河并没有离开庆州,而且就在城外的大营中统领大军,古河性情刚毅,治军十分的严谨,虽然不是将门出身,但却十分受杨文广的器重,当他来到城外的军营时,发现军队周围的积雪已经被打扫干净,不但防守一如平时,军营中的操练也照常进行,这让杨文广也是大为满意,对古河也更加的赞赏。
当下杨文广勉励了古河几句,这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按照杨文广以前的习惯,都会在军营中吃过午饭再回去,下午就要呆在都管府中处理一些军务,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卒飞快的跑来大声道:“启禀都管,军营南方忽然出现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看装束应该是我大宋的军队,数量大概在百人到二百人之间,正在向军营的方向赶来!”
“咦?”听到这里杨文广和旁边的古河都是疑惑的对视一眼,一百多人的军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庆州,而且还是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难不成是有什么要紧之事,所以才会让他们不惜冒着风雪赶路?
第四百五十二章 军校生报到
杨文广来到军营高高的门楼上,手持着望远镜向前方打量,他手中的望远镜是今年军器监刚刚制作的,可以让他们提前发现敌情,之前在三川寨与西夏人发生战争时,望远镜为大宋将领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只可惜望远镜现在的产量不高,还无法大量配备,只有军中的一些高级将领才能拥有一支。
只见在望远镜的镜头里一片雪白,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积雪,根本看不清哪里是道路,而在这片茫茫的雪地中,一支打着大宋旗号的军队正在缓缓前行,队伍中的将士虽然不时摔倒,但却都很快爬起来再次跟上,光是凭这一点就能看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看他们前进的方向,应该是来我们这里,可是事先我们并没有接到任何的通知,而且看对方的样子也不像是普通的军队,这可就有些奇怪了!”这时杨文广身边的古河放下望远镜奇怪的自语道,百人以上的军队调动都会事先通知当地的主将,所以他才会如此的奇怪。
“现在乱猜也没什么用,咱们还是亲自去问一下,看看对方到底是干什么的?反正对方区区一个百人队,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杨文广这时也放下望远镜吩咐道,然后与古河带着一队士卒出了营门,等候对方的到来。
本来那支军队距离军营并不太远,但因为中间的路上全是半人深的积雪,导致那支军队前进的速度很慢,杨文广他们在营门前等候了一会儿,这才看到对方踩着齐腰深的积雪缓缓而来,随着这支军队的靠近,杨文广他们也总算看清了对方这些人的样子,只是这时也更让杨文广等人感到十分的震惊。
只见这支前来的军队大都是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上穿的号衣满是污泥与积雪,一张张年轻的脸上被冻的青黑一片,眼睛中带着无尽的疲惫,看来他们已经赶了很长时间的路,否则不会如此的狼狈,甚至杨文广等人发现对方军中的不少人都已经没有了走路的力气,但就算是这样,依然手脚并用的向前爬,连爬都爬不动的人,立刻有其它的士卒上前搀扶,然后拖着他前进,而且期间没有任何人叫苦叫累,更没有听到任何人抱怨的声音。
看着面前这些爬着也要前进的年轻人,杨文广等人也都是震惊的无以复加,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明明他们就站在对方面前,但是对方军中却没有一个人向他们呼救,而是依然沉默的前进,看样子他们是想靠自己的力量来到军营。
百步左右的距离,面前这支狼狈的军队足足走了半刻钟,当前面的士卒来到杨文广他们面前的空地上时,立刻“扑通”一声栽倒在地,趴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赶到这时杨文广一方的将士这才反应过来,立刻上前把这些赶来的将士搀扶起来。
也就在这时,只见对方军中走出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将领,来到杨文广与古河的面前行了一礼大声道:“军校武术教官周侗,带领军校第一期学员一百五十人前来报道,请问哪位是杨都管?”
“老夫就是杨文广,你们这些军校的人怎么来到庆州这里?”杨文广这时也是惊讶地说道,作为杨怀玉的父亲,杨文广自然知道军校是什么地方,另外军校中的许多教官还是他帮着特色的,可以说军校能够建立起来,他也有一半的功劳,可是他却没想到这个武术教官周侗为什么带着学员来到自己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