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林虎看着碗里的面条也是瞪大了眼睛吞了一下口水道:“厮杀了半夜能换来这么一大碗面条也算是值了!”

若是以前在东京时,区区一碗面条自然不入赵顼的法眼,甚至林虎跟着赵颜每天也是有鱼有肉,不过自从来到三川寨后,后方的粮草押运本来就不容易,再加上李谅祚派出不少百人左右的游骑深入宋军的后方,遇到粮草队伍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烧,反正使用一切手段骚扰大宋的军粮运输。

也正是西夏人的骚扰,导致三川寨的粮草颇为紧张,平时林虎他们都是喝稀粥吃窝头,赵顼为了表示以身做责,平时的饮食也十分简陋,甚至还要与将士们同吃同住鼓舞人心,这段时间下来,他整个人都瘦了十几斤,别看眼前只是一碗普通的面条,但是对于赵顼来说,也算是一顿不错的饭了。

当下赵顼再也顾不得说话,端起人头大的粗瓷碗就要吃,不过这时林虎却忽然叫道:“殿下你要不要来点这个?”

赵顼听到这里一扭头,却发现林虎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打开之后里面立刻散发出刺鼻的香气,这让赵顼立刻狂喜的抢过来道:“辣椒!那本王就不客气了!”

赵顼说着把用筷子从竹筒里掏出一块羊油辣椒,拌在面条里立刻变得红通通的,然后急不可耐的大吃起来,不一会儿就吃的大汗淋漓,再也不用担心凌晨的寒风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赵顼的战争(下)

赵顼打着饱嗝与林虎等人告辞,说起来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满满的一大海碗面条,竟然被他吃的干干净净,连面汤都没有剩下,现在赵顼只感觉自己肚子涨的厉害,弯腰都十分费力,这也是他来到三川寨之后吃的最饱的一顿饭了。

护卫头子陈定抱着一个陶罐子跟在赵顼身后,罐子里装的是林虎送给赵顼的辣椒油,林虎他们离开郡王府时,除了身上的衣服和保命的武器外,就只带了十几罐子辣椒油,他们都是跟着赵颜学会了吃辣椒,现在更是一顿都离不了,这点倒是和赵顼一样,他刚才之所以能够吃完一大海碗的面条,主要就是辣椒的功劳。

因为吃的太饱,赵顼也就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沿着街道继续巡视着整个三川寨,最后不知不觉竟然来到三川寨的中心位置,只见这里耸立着一座青砖建造的大房子,这里其实就是大宋军队的指挥中心,杨文广等几位军中的主要将领就是在这里议事,然后把一条条的军令发布出去,以前赵顼也来过,但他后来发现自己实在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后来干脆不再来了。

转了这么一大圈,东方的天际也才刚刚发白,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不过赵顼却发现议事大厅中却依然亮着灯光,透过窗子可以看到里面有人影在走动,这让他不禁有些好奇,当下迈步走了进去,把守的士卒也都认得赵顼,自然没有人敢拦着。

赵顼刚一进到议事大厅,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如雷鸣般的呼噜声,顺着声音看去,却发现墙角的一张地铺上睡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这个人赵顼认识,他记得对方姓古名河,担任环州观察使一职,今年有四五十岁,十分受杨文广的器重,这次阻击西夏军他也立下不小的功劳,算是杨文广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大厅中除了熟睡的古河,另外还有一人站在厅中的沙盘前,只见此人须发皆白,正是老当益壮的杨文广,只见他沿着沙盘来回走动,手中抓着一把旗子,时不时的将旗子安插在沙盘上,同时又从沙盘上去掉一些旗子,赵顼虽然对军事不怎么精通,但也知道对方是在进行战术推演,以此来寻找一种合适战术。

杨文广今年都已经快要七十岁了,虽然筋骨还很强壮,上阵杀敌也是勇不可挡,但正所谓英雄迟暮,现在的杨文广不但须发皆白,脸上也满是皱纹,行走之时已经可以看出几分老态,这让旁边的赵顼也不禁心中感慨,若是大宋的武将人人都像杨文广这样,恐怕西夏和北辽也早就被灭了。

杨文广一心扑在战术推演上,再加上古河的鼾声如雷,使得他根本没有发现赵顼的到来。赵顼看到杨文广如此专心的样子,也不忍心打搅,于是就站在一边看着他在沙盘上推演,虽然他看的不是很明白,但隐约也能看出来杨文广这是在推演当西夏军撤退之时,大宋军队该如何追击,看来杨文广已经断定西夏人坚持不了多久了。

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推演中的杨文广忽然一抬头,这才看到站在门边的赵顼,这让老将军也是一愣,紧接着直起腰上前行礼道:“不知殿下前来,老夫实在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