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不过就在这时,只见张载思虑片刻,忽然开口道:“郡王,有个问题下官一直十分疑惑,之前子瞻在这里,我也不好多问,现在想向郡王请教一番!”

“哦?什么问题?”赵颜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只好把心中想的那件事放下来问道。

“据我所知,郡王你们的使团这次之所以出使辽国,主要是为了向辽国皇帝贺寿,不过这种事颍王殿下出使已经足够了,为何连郡王也要担任副使去辽国?”张载这时目光炯炯的盯着赵颜问道,这个问题从刚开始见到赵颜时他就一直藏在心里,只是一直没能问出来。

听到张载问起自已去辽国的原因,赵颜也不禁苦笑一声,想了想也没有隐瞒,当下就把耶律洪基喜爱自已的画,然后亲笔写信,以辽军三年不打草谷为条件换他去辽国一行的事情讲了一遍。

“欺人太甚!”张载听完赵颜的话后,立刻重重的一拍桌子怒道,以他的才智,自然一眼就看出来辽国皇帝虽然名为邀请赵颜,但暗中却有威胁之意。

看到张载愤怒的样子,赵颜再次苦笑一声道:“辽国本来就是仗势欺人,耶律洪基虽然答应约束辽军三年不南下,但却绝对当不得真,但就算是明知道这一点,我也不得不去一趟辽国,否则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大宋的边疆恐怕会倍受辽国骚扰。”

听到赵颜的话,张载站起来郑重的向他行了一礼道:“郡王高义,为了我大宋的百姓忍辱负重,大宋有郡王,实乃百姓之福!”

能够得到张载这种儒学大家的称赞,赵颜也不禁感到有些飘飘然,不过他很快就让自已冷静下来,特别是想到今天来找张载的目的,于是想了想开口道:“子厚兄,今天我来找你,主要是为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想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哦?郡王请讲!”张载看到赵颜认真的样子,一时间也有些好奇的道。

“这件事关系到一件机密之事,除了我和爹爹、大哥外,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不过今天我可以告诉你,就在今年年初,我与杨文广老将军的儿子杨怀玉,一起开办了一所军校,所谓军校,就是专门为我大宋培养军队将官的学院……”

赵颜一脸严肃的把军校的事详细的介绍了一遍,最后这才又对张载道:“现在军校还处于草创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虽然我担任了校监一职,但平时可能没多少时间管事,至于杨怀玉担当了总教官,但却还要负责军校各方面的管理,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所以军校现在需要一个真正的统筹管理之人,本来我还在为这个人发愁,但是在见到子厚兄时,立刻让本王下定决心,这个重任非子厚兄莫属!”

军校的框架虽然搭了起来,但其实真正算起来,整个军校竟然只有赵颜、杨怀玉和周侗三个管理人员,而且赵颜平时不管事,周侗刚刚加入军校,这次更是被赵颜带在身边做保镖,如此一来,整个军校只剩下杨怀玉一个人管理将近两百人的学员,可以说根本忙不过来,所以赵颜早就想多找几个人了,最好是一个管理人才,而且还要懂得兵事,刚好眼前这个张载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张载刚开始听到“军校”这个词时,立刻精神一振,仔细的把赵颜的话听完,脸上也慢慢的流露出一种兴奋之色,以张载的见识,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军校所代表的意义,也知道若是放任军校成长起来,日后很可能改变现在文官集团把持朝政的局面,不过对这些他根本不在乎,因为他本来就是个胸怀天下的人,根本不会在意什么利益的得失,更不会把自已归为某个集团,甚至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对天下百姓有利,哪怕让他做一个贩夫走卒也无所谓。

更何况张载一向自负才学,除了精通儒学外,对于兵法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心力,这也是他能够借助乡勇轻易剿灭县中盗匪的主要原因。年轻时他一直梦想着能够带兵灭西夏平北辽,现在学问虽然增长了不少,但胸中的那股豪侠之气却还没有磨灭,现在赵颜提出的这个军校,对于他来说简直太合适了,若是能够亲手培养一批大宋未来的将领,说不定自已年轻时的梦想就可以由自已这些学生来实现。

想到上面这些,张载只感觉自已年轻时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甚至恨不得现在就同意赵颜的要求,然后回到东京主持军校的建设,不过他是个十分理智的人,很快又想到交河县的情况,当下又不禁沉默了许久,最后这才开口道:“启禀郡王,对于这个军校,下官也是万分向往,只不过交河县这边的事情才做了一半,若是我现在离开,恐怕整个交河县很快就会恢复成原来的模样,所以请郡王给下官一段时间,至少要让我解决了县中的财政,然后把乡勇们训练出来,到时我才能安心的离开。”

“没问题,刚好我也要去辽国,你看这样好不好,等到我从辽国回来,就把你的事禀报给爹爹,到时只要爹爹点头,就可以派人来接替你的县令之职,到时子厚兄也就可以回京协助我了。”赵颜也十分豪爽的同意道。对于张载在这种时候还能想到交河县的百姓,这让赵颜也十分的满意,因为这说明对方是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能够把军校交给张载这样的人来管理,也更能让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