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马车转过弓弩署来到最西边,也就是与吴起庙相对的这一侧,赵颜这时看到有一个不大的院子与弓弩署连在一起,这时黄五德才指着眼前的院子道:“郡王请看,这个院子里才是军器监,掌管军器监的监、丞两位官员都在这里办公,另外还有一些随员,因为人数不多,所以就只占了这么一个小院子。”

赵颜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没想到沈括还挺务实,偌大的军器监竟然只占用了这么一个小院子,不过这也不奇怪,作为一个科学家,务实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否则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成就。

当下赵颜与黄五德下了马车,刚走到军器监门前,立刻有一队禁军上前盘问,毕竟军器监是国之重地,防卫也是十分的严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京城除了皇宫外,就数这里的防守最严密,这点光是从刚才弓弩院外面高大的围墙就可以看出来。

黄五德向守卫出示了自己的令牌,这才被这队守卫放行,而且在进门之时,又被守门的护卫再次盘查了一番,另外赵颜还发现几处暗哨,由此可知这里的防卫是如何的森严。

不要把古人想的那么弱智,老师傅教徒弟还知道留一手,更何况一个国家的军事部门?比如传之后世的武经总要,有人说这本书的编纂使得宋朝的军事再无机密可言,但其实在北宋一朝,这本书一直都是军事机密,整个大宋也只有少数高级将领才能看到,而且每人按照职能的不同,也只能看到一部分,像军器监中就保存着一部分武经总要的军器篇,这些都是大宋最高的军事机密,自然是守卫森严。

经过盘查之后,两人终于进到这座军器监的总部,这时赵颜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当下开口问道:“老黄,刚才爹爹只说了担任军器监的官员是沈括,另外还有一个军器丞,不知这个职位由谁担任?”

军器监即是机构名也是官职名,算是整个军器监的一把手,但是除了军器监,另外还有一个军器丞,这个职位虽然级别比监要低,但却掌管着军器保养和军器出库的权力,甚至有些军器生产不合格,军器丞也有权力拒绝收入库房,这点连军器监这个一把手也无权插手,可以说是一个极有实权的职位。

“嘿嘿,启禀郡王,这个军器丞说来也是郡王的熟人,等一下您见到对方就知道了。”黄五德故意卖了个关子道,结果就在他的话音刚落,赵颜就听到前面的主厅那里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声,其中一方的声音十分熟悉。

第一百零七章 死对头

“沈判监,按照之前的规定,弓弩署每月要上交床弩百具,可是现在却只完成了八十具,整整差了二十具,这么大的缺口如何能上交武库?”一个让赵颜感到熟悉的声音高声质问道。

大宋的官职十分复杂,一般来说都分为寄禄官和职事官,寄禄官只是规定官员的品级和俸禄,而职事官才官员真正要干的活,而且职事官前面一般要加一个“判某某”、“知某某”、“权某某”等等,比如军器监这个职位,一般都是判军器监,简称为判监,沈括自然也就是沈判监。

“苏判丞,本官之前不是已经解释过了吗?之前因为连日的大雨,使得阴干的弩臂受潮无法使用,这才使得床弩的生产数量达不到要求,甚至下个月还会减少,这是天灾,非是人力所能及!”只听里面一个中年人浑厚的声音为自己争辩道,看来这个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沈括了。

“这些都是借口,本官负责每月清点武器入库,现在少了二十具床弩,必须让弓弩署把缺口补上,否则等到上头要调拨武器时,本官从哪里找来二十具床弩?”这时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高声道,他也有自己的职责所在,自然不能马虎。

“苏轼?他怎么在这里?”赵颜这时终于听出来里面的声音是谁了,竟然是之前在西园雅集上有一面之缘的苏轼,只是他记得苏轼好像在登闻鼓院担任一个闲职,现在怎么竟然来到了军器监,难道他就是那个新上任的军器丞?

看到赵颜已经猜出军器丞的身份,旁边的黄五德也立刻笑道:“启禀郡王,新任的军器丞正是那个以诗词名动京师的苏轼,军器监掌管着军队的武器装备制造,可谓是十分重要,所以重组军器监这件事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前段时间欧阳相公向陛下推荐了苏轼,陛下也觉得该给这位大才子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所以就让他担任了军器丞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