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讨论又开始了,这一次讨论的时间很长,因为除了多尔衮之外,其他的有资格或者说是水平相当的人就太多了,一时间要确定出一个最佳人选,还真的是不容易。
看大家的讨论都没有结果,多尔衮说道:“那不如就我来推选一个人吧,大家觉得济尔哈朗这个人怎么样?”
济尔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努尔哈赤的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济尔哈朗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后入享太庙。
听了他这样说,大家都朝济尔哈朗看了过去,济尔哈朗见多尔衮居然提到了自己的名字,显得有些惊讶,他做到多尔衮身边来,说道:“多谢抬爱了。”
多尔衮说道:“不要说这样的话,试问在场的所有人之中,论战功,谁又能够比得上你呢?由你和我两个人来共同辅佐新皇,那是最好不过了,咱们问问大家的看法,大家认为我的这个提议怎么样?”
“很好啊,在场的人中,又有谁能够比得上两位呢?我是同意的。”马上就有人说。
既然有第一个,那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从这件事情上面来说,包括皇帝福临在内,多尔衮已经掌握了实际上的大权,他说的话谁还敢不听?
“很好,那现在就起草任命诏书吧,之后便着手准备新皇登基。”多尔衮说。
最后写了文书,多尔衮加封摄政王,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写了,却不宣读,这些都是要和福临的继位诏书一起宣读的。
随后,大家都散去了,多尔衮又安排了人守灵,接下来就是准备新皇登基的事情了,这才是重点,正所谓人走茶凉,现在皇太极已经死了,那他的威慑力和威严也就不复存在了,接下来所有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新皇帝爱新觉罗,福临进行——或者说是围绕多尔衮的意志进行。
八月二十六,是福临登基成为新皇帝第日子,天还没有亮,整个皇宫就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
福临还在睡梦之中,奶妈就将他给叫醒了,他睁开眼睛看的时候,天都还是黑的,他问道:“天都还没有亮呢,叫我起来干什么?”
奶妈说:“皇上,今天可是你登基的日子,现在应该要起来了,来吧,奴婢抱你去洗漱。”
“哦。”福临虽然只有五岁,但是他却是十分懂事了,特别是经过这一段时间来孝庄文皇后的教导,整个人的气质似乎都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
奶妈将他抱起来伺候他去洗澡吃饭,然后换上了专门为他制作的新的龙袍,时间过去了整整一个时辰,此时天色已经有一些亮了,奶妈说道:“咱们现在应该出发去笃恭殿了,太后和大臣们都已经在那里等候着了。”
“哦。”不管奶妈说什么做什么,福临一直都是面无表情的,或许这些太多的规矩加在他这个五岁的孩子的身上本来就是一种罪过,一种天性的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