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可是那斥候却说道:“回皇上,奴才数来数去好几次,确实是只有三万人,这三万人穿着怪异,除此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听了他的报告,皇太极挥了挥手说道:“好了朕知道了,你去接着再探,这张雷到底是要搞什么鬼,三万人,还不带辄重,他这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多尔衮,你怎么看?”

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少年时多次随父出征蒙古与明朝,因屡建功勋16岁而获“墨尔根代青”(满语“聪明王”)之号,成为正白旗旗主,其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并于第二年率八旗军入关,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加封至“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其生前谋逆罪,被削爵,乾隆四十三年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忠,配享于太庙。

多尔衮只活了三十八岁,生于1612年,如今他年仅二十六岁,正是一生当中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他跟随着皇太极四处征战,是一名得力的干将。

听皇太极问起话来,多尔衮回答说道:“皇兄,依臣弟来看,他如此阵容定然不会是打算与我们一战,他带上了肃亲王,很有可能是想跟咱们议和,毕竟如今的明廷已经支撑不起一场战争了。”

“说的有道理,其实朕也是这么想的,那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样会比较好呢?”皇太极问道。

多尔衮说道:“现如今咱们占据绝对的优势,那为什么要和明廷议和,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在不久之后就都全部是我们的了,直接打就是的,不过现在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肃亲王在他们的手中,倒不如咱们先示弱与他谈条件,先把肃亲王救出来,到时候咱们无牵无挂的,再新仇旧恨一起报了,让他有来无回。”

“嗯,就这样,咱们走吧,本来想说是咱们也派点人去,不过朕想了想还是不用了,就这样一起过去,那小子非得吓尿了不可。”皇太极似乎是胜券在握,说话的时候显得很是轻松。

张雷坐在马上,静静地在峡谷这一头等待着皇太极的到来,过了一会儿,前面果然传来消息说皇太极来了,他笑着对豪格说道:“肃亲王,你爹来了。”

前面空旷的山谷出现了东西,不过却不是人,而是马车拉着的一门一门的大炮,这些大炮是皇太极从大明朝掠夺过去的那些工匠以及工程师们制作出来的,虽然比不上张雷一直专项资金和技术扶持的战神系列火炮,但是威力也是不容小视,皇太极之所以以这些大炮作为开路先锋的意图很是明显,就是要给张雷制造出强大的心理压力。

火炮出来之后,皇太极等人才慢慢悠悠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张雷不由得眼前一亮,从京城已经出来这么长的时间了,现在总算是看到正主了,不过肃亲王却是心中着急万分,随着皇太极的前进,他着急的样子就越来越表现在脸上,张雷不由得嘲笑道:“你爹来了你应该高兴才是,现在你这是什么表情?要是你爹看见了的话还以为我虐待你了呢,天地良心,你除了住的地方之外其他的和我们也没有什么区别。”

终于,皇太极前面的火炮距离张雷的位置只有半里地了,这个距离刚好也就是这一门火炮的射程,要是再走近一些,还打不到张雷他们了,而皇太极本人却带着一部分人马独自前来,到张雷他们前面十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距离,张雷随便抬手一枪就能够将他们给射杀,不过张雷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你就是张雷?”最前面的那人头戴金冠,手持宝剑,见了张雷之后问道。

张雷笑着说道:“很好,我还怕你不来了呢,皇太极,我可是仰慕你很久了,上一次你把我的皮岛给占了,我还没去找你报仇呢,现在倒是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你这毛头小子,其他的没见识到,这尖牙利嘴的倒是领教了,上一次让你的人占了大便宜,朕要是不找回场子那还怎么跟朕的大臣们交代?而如今你又将朕的阿哥给囚禁了起来,不知道这笔帐又怎么算?”皇太极针锋相对地说道。

张雷看了看豪格,笑着说道:“皇太极,你这话可就说错了,怎么能是我囚禁了他呢?明明就是他自己太笨了,和我打仗打输了,当了我的俘虏,你看我对待俘虏的政策多好啊,这些天好吃好喝伺候着,都长肉了,要不你们那边谁要是想来试试的,我也随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