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穿过了九道城门,每一道城门都是如此程序,等到真正进入了宫门,天色都已经晾起来了,张雷心中顿悟,难怪要规定三四更就开始起床准备早朝,要是等天亮,恐怕还没进到大殿里面去就已经中午了。

进了门之后就不能乘坐轿子了,张雷只好下来步行,后面的装载着蒸汽机的马车因为张雷报出了徐光启的名字所以才让进去的,否则那么重的东西抬着穿过一个广场,一座宫殿,十个镖师估计会累死去。

现在时间还早,虽然天色已经蒙蒙亮了,却还不是上早朝的时候,崇祯作为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没有之一——到现在也还没有上朝,所以张雷和众多大臣一样,在皇极殿前面的小广场上面等着。

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现在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今天也不例外,上朝的地点在太和门,因为是进入皇极殿的正门,所以名称叫做皇极门,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座,梁枋等彩绘,门前铜鼎四只,列铜狮一对,左右各设一门,东为弘政门,西为宣治门。

那些大臣们都是天天上早朝的,也都各自熟悉,现在还没有上早朝,各自聚拢在一起聊天,或者是待会儿有什么事情要奏报的话现在可以先相互通融,张雷作为一个陌生的面孔第一次出现在这样的地方,大家看到他以及他身边抬着大箱子的那十个人的时候只不过是诧异地多看了两眼,并未对他过多关注,连过来搭讪问话的兴趣都没有。

张雷也不认识他们,更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在这里可不比在家,可以胡乱吹嘘,要是说错了话,传到了崇祯的耳朵里面,按照他的性格,张雷可能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脑袋搬家了,所以,他还是带着自己的人在一个角落里面安静地待着。

过了一会儿,一顶轿子从远处的城门抬了进来,之所以它一出现张雷就发觉了,是因为它是从开始到现在第一顶能够进入城门的轿子,四人抬着的轿子一路平稳地到了大家的面前才停了下来,一个丫鬟撩开了帘子,扶着徐光启从上面下来。

“尚书大人来了。”他不远处的一个身穿红色镶蓝色边官服的人迎了上去,满脸笑容地鞠躬敬礼。

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鉴于局势尚未安定,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天冠,穿纱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礼部官员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学说,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明取法周汉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应尚赤,朱元璋认可,并规定正旦、冬至、圣节(皇帝生日)、祭社稷、先农、册拜等大典要穿衮服。

文武官朝服为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都用梁冠、赤罗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数区别品位高低,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笼巾貂蝉(貂原来挂貂尾,后以雉尾代替,蝉是金饰)。驸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带玉佩具,黄、绿、赤、紫织成云凤四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玉绶环2个,二品六梁,革带,绶环犀,余同一品,三品五梁,金带,佩玉,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金绶环2个,四品四梁,金带,佩药玉(即玻璃)。余同三品,五品三梁,银带钑(音sà飒)花(即银质饰有凸纹金花),佩药玉,黄、绿、赤、紫织成盘雕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镀金绶环2个,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二梁,银带,佩药玉,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绶环2个,御史服獬豸(神羊)。八、九品一梁,乌角(牛角)带,佩药玉,黄、绿织成鸂鶒二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铜绶环2个,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将朝服上衣改成赤罗青缘,长过腰止七寸,不掩没下裳,中单改成白纱青缘,下裳赤罗青缘,前三幅后四幅,每幅三襞积(褶裥),革带前缀蔽膝,后佩绶,系而掩之,大带表里用素色,万历五年令百官正旦朝贺,不准穿朱履,冬十一月百官可戴暖耳。

张雷在之前也算是恶补了一番这些知识,所以一看到他们穿的官服也就大致能够看得出来这些人是什么品级的了,像是现在和徐光启打招呼的这人,和徐光启的穿着一般无二,显然也是一品大员了。

徐光启也同样拱手回礼,笑道:“龙大人也早啊。”

其他人也纷纷围拢过来我,徐光启一一打招呼,他转过身来,看到了张雷在这角落里面,于是向其他人打了招呼之后就朝这边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