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页

还有远在长安的仙儿、婉儿啊,一两年没见了,你们还好么?大头,妞妞……每每想到这些,秦霄心里总是暖暖的,恨不能插上翅膀飞。

思乡,思念亲人,就是每个当兵的必修之课。秦霄也不例外,他就盼望着早点打完仗,和这些将士们一起回到家人的身边,享受太平盛世的天伦之乐。对于那些挑起战事的叛军反贼,自然也就越发的痛恨。

反观李邵固这边,自从接到秦霄送来的密信以后,他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死攻平壤了。平壤是高文简最后的赌本,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大唐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于是将城墙加高城门加厚,坚兵坚甲的死守。

契丹人和新罗人,在平壤城打得一蹋糊涂,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条性命结束。昔日里也算繁华的平壤城,宛如变成了人间地狱一般,仿佛睁眼就能看到飘飞的冤魂。

御驾亲征的大军,有些懒洋洋的朝平壤挺进,秦霄不断派出人和前方的李邵固联系。战事有些胶着,彪悍的契丹人攻城并不是强项,一时也没讨到太多的便宜。大军开拔十日了,一路绕山避水的晃荡,总算是离平壤城不到百里了。

李邵固派人送来信,说,平壤城高墙厚,极难攻打。请陛下再宽限几日‘必定攻破城池!’李隆基有些担忧的对秦霄道:“李邵固打得很苦啊。我们是不是派些人去帮一帮?李嗣业地步兵擅长攻城。要不让他带一万人去帮忙怎么样?”

秦霄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太赞成。打平壤李邵固就是立了军令状去的。现在我们派兵,一来是表示我们信不过他的能力,二来也让军令的威信受损。”

“军令状?”

李隆基疑惑道:“他什么时候立过军令状了?我的意思是,能尽快攻下平壤城,毕竟是好事。”

“他不是说过,要攻下平壤、砍下高文简的人头献给皇帝陛下当谢礼么?”

秦霄说道:“军中无戏言,这样的话就是军令状。而且我收到消息。就算是和他在一起地桓子丹率领地虎骑师。李邵固也只让他们在一旁观战。就算陛下派李嗣业带兵去,以李邵固的性子,也不会让李嗣业去攻城。”

“那怎么办?”

李隆基说道:“平壤是新罗的门户,第一个必须要攻坚的地方。总不能让一个平壤城,挡住我亲征的大道吧?”

“其实。具体形势是。只要打下了平壤,南下将会一马平川。”

秦霄思索了一阵。说道:“要不这样吧……我们也不加派兵将,只送给李邵固一些东西,算是帮趁一下。让他早早攻下平壤。而且……”

秦霄压低了一些声音说道:“他早点破城,在皇帝陛下来到之前搞什么大屠杀,也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么?”